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觀察兩切口無玻璃體切除的視網膜下注射(SRI)治療Bietti結晶樣視網膜營養不良(BCD)的安全性。方法  探索性臨床研究。2023年2~5月于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檢查確診并接受SRI腺相關病毒載體轉基因藥物治療的BCD患者6例6只眼納入研究。其中,男性2例2只眼,女性4例4只眼;年齡34~60歲。患眼均行兩切口無玻璃體切除SRI腺相關病毒載體轉基因藥物治療。25G玻璃體切割管件做2個鞏膜切口,分別用于置入光纖和38G SRI針。進入玻璃體前,先行前房穿刺引流房水降低眼壓。硅油注入模式下,38G注射套管穿透視網膜到達視網膜下腔,玻璃體切割機腳踏控制注射速度,緩慢注入基因治療藥物,形成視網膜下泡狀脫離區。注射完畢時手指觸診進行眼壓評估,若偏高通過按壓角膜切口行房水引流直至眼壓正常。SRI后隨訪時間9~12個月。隨訪時采用SRI前相同設備和方法行相關檢查。結果 6例患者6只眼眼底均可見視網膜色素上皮和脈絡膜萎縮,伴或不伴視網膜黃白色細小顆粒樣結晶沉積;臨床分期均為Ⅲ期。SRI均順利完成;手術時長9~14 min。手術中未見玻璃體脫出、視網膜出血或視網膜裂孔。套管針頭無阻塞,拔出時無玻璃體脫出。SRI后24 h,所有患眼視網膜隆起泡完全吸收,視網膜復位;SRI后9個月時,患眼均無角膜后沉著,未見前房、玻璃體細胞等炎癥反應,無高眼壓、白內障、視網膜裂孔等并發癥發生。結論 兩切口無玻璃體切除SRI治療BCD安全,且可縮短手術時間。

引用本文: 羅向東, 陳秀菊, 龔頌建, 黎曉新. 兩切口無玻璃體切除的視網膜下注射治療Bietti結晶樣視網膜營養不良. 中華眼底病雜志, 2024, 40(6): 429-433. doi: 10.3760/cma.j.cn511434-20240109-00012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華眼底病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視網膜下注射和玻璃體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療息肉樣脈絡膜血管病變的療效分析
  • 下一篇

    尿有機酸代謝異常與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相關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