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視網膜靜脈阻塞(RVO)是眼科臨床常見疾病。近年來,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藥物及眼內糖皮質激素緩釋劑等藥物的出現,使RVO患者的治療效果與預后取得了顯著提升。盡管如此,在我國不同地區和各級醫院中,RVO的診斷與治療策略大多基于各自的經驗累積,且眼科醫生對RVO早期干預的認識及其相關知識的普及程度仍有較大提升空間,亟需一套規范化的臨床診療路徑。為此,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眼底病學組聯合中國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眼底病專業委員會,經過系統深入的文獻調研和最新的臨床研究成果分析,并結合我國當前的社會經濟發展實情,共同起草了《中國視網膜靜脈阻塞臨床診療路徑專家共識》草案。經核心專家組多次審議修訂后,最終完成了該共識的定稿。此共識按照RVO的定義與分型、病因和發病機制、初診病情評估、診療路徑共識以及復診病情評估和隨診管理等方面進行了詳細闡述,旨在為眼科專科醫師和眼科全科醫師提供易于理解并掌握的實用指導。本共識嚴格遵循循證醫學的基本原則,充分考慮了我國國情與現有的診斷治療條件,對RVO的臨床診療實踐提出了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原則性建議,旨在滿足大部分患者的診治需求。臨床醫生在運用本共識指導實踐時,應當兼顧患者的具體病情特點,結合可供選擇的治療手段、患者的經濟狀況等多種因素,實施個體化綜合治療方案,從而滿足廣大RVO患者多元化的診療需求。

引用本文: 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眼底病學組, 中國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眼底病專業委員會. 中國視網膜靜脈阻塞臨床診療路徑專家共識. 中華眼底病雜志, 2024, 40(3): 175-185. doi: 10.3760/cma.j.cn511434-20240201-00056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華眼底病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新概念: 定義與發病機制
  • 下一篇

    《中國視網膜靜脈阻塞臨床診療路徑專家共識》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