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陳玉華, 岑志富, 付華, 崔凱軍. 應用 Cool Flex 冷鹽水射頻消融導管行陣發性心房顫動消融一例. 華西醫學, 2017, 32(10): 1645-1646. doi: 10.7507/1002-0179.201601133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華西醫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病例介紹 患者,女,77 歲。因“陣發性心悸 2+ 個月”于 2015 年 11 月 18 日入院。2015 年 9 月 5 日患者無明顯誘因出現心悸,無黑矇、暈厥、呼吸困難、胸悶、胸痛等不適,未予以重視;2015 年 10 月 16 日患者心悸發作頻繁,逐至我院行心電圖檢查示:心房顫動(房顫)伴快速心室率,不完全右束支傳導阻滯。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彩超)檢查示:升主動脈增寬,心律不齊,左心室收縮功能正常,舒張功能減低。經食道超聲心動圖檢查示:左心房及左心耳內未見明顯附壁血栓聲像。擬行導管消融治療入院。患者一般情況良好,既往史無特殊,診斷:陣發性房顫。房顫卒中風險評分 3 分,房顫出血風險評分 1 分。
術前患者完成全面檢查包括血常規、血生物化學全套、凝血功能、甲狀腺功能、胸心臟彩超及心臟三維重建增強 CT,排除了器質性心臟病。患者及家屬簽署 Ensite 系統導管消融同意書。術前行食管超聲排除左心房血栓,自發顯影及碘過敏試驗均為陰性。術前禁飲進食 8 h。
局部麻醉(局麻)下,穿刺右側股靜脈及左鎖骨下靜脈,置入擴張管及鞘管。分別放置標測電極至右心室及冠狀竇。行電生理檢查示:陣發性房顫。局麻下穿刺右側股靜脈,按程序放置鞘管,穿刺房間隔,在三維電解剖標測系統(Ensite)指導下行左心房建模(圖 1),應用 Cool Flex 冷鹽水射頻消融導管(以下簡稱“Cool Flex 導管”)行環肺靜脈線性消融成功,應用 Cool Flex 導管消融,局部電位明顯快速下降,大大縮短消融時間(圖 2、3)。Lasso 電極在左心耳起搏。觀察 15 min,電刺激無復發,退出電極,拔出鞘管,局部壓迫止血,紗布包扎穿刺點,術中患者無不適。
 圖1
				患者 3D 電解剖心腔模型與 CT 影像的融合
						
				圖1
				患者 3D 電解剖心腔模型與 CT 影像的融合
			
														 圖2
				多導心電圖檢查結果
						
				圖2
				多導心電圖檢查結果
			
									可見 Cool Flex 導管點位放電后電位快速消失
 圖3
				電解剖心腔模型:肺靜脈前庭電隔離
						
				圖3
				電解剖心腔模型:肺靜脈前庭電隔離
			
														討論 射頻消融的損傷組織大小取決于功率輸出、溫度、接觸力、血栓及心肌內氣爆形成等并發癥[1]。這些并發癥都是心肌過熱的直接結果,而冷鹽水灌注消融導管通過鹽水灌注冷卻頂端電極、組織表面和周圍的血液,避免心肌過熱,使輸出功率不受溫度的反饋抑制,能達到預設的功率,從而產生更深和更大的損傷[2-3]。
標準灌溉導管有 6 個或 12 個灌溉口,這種設計存在的問題是導管尖端冷卻不均勻,從而導致能量傳輸和心肌冷卻不均勻。最近開發的 Cool Flex 導管(St. Jude Medical),它有一個靈活的導管尖端和線性縫隙開口,旨在均勻冷卻整個消融電極。與老一代開放式灌注導管相比,Cool Flex 導管降溫效果更好,減少了灌注流量。此外,就導管在左心房上操作而言,因其與新一代其他開放式灌注導管相比,產生更小、更窄、更表淺的損傷,Cool Flex 導管具有更高的安全性[4]。從理論上可推測其有可能提高消融效率和手術成功率,縮短手術時間、X 線透視時間,降低栓塞及穿孔風險。
該病例是我院在我國西部地區首次使用 Cool Flex 導管進行陣發性房顫消融病例。我們應用 Cool Flex 導管成功行陣發性房顫消融,Cool Flex 導管可以快速降低病灶的電壓,提高消融效率,縮短手術時間及 X 線透視時間,降低栓塞及穿孔風險。然而,在 Ramoul 等[5]對心房撲動患者的一項研究中,Cool Flex 導管不適合對三尖瓣峽部進行導管消融,未能促進損傷組織的形成,也未減少灌注流量,但評價開放式灌注導管必須在更復雜心律失常(如房顫消融)中進行,這種類型的灌注導管在卒中和亞臨床血栓栓塞事件中具有潛在優勢。Cool Flex 導管的優勢及臨床應用仍需進行大量的臨床試驗進行驗證。
病例介紹 患者,女,77 歲。因“陣發性心悸 2+ 個月”于 2015 年 11 月 18 日入院。2015 年 9 月 5 日患者無明顯誘因出現心悸,無黑矇、暈厥、呼吸困難、胸悶、胸痛等不適,未予以重視;2015 年 10 月 16 日患者心悸發作頻繁,逐至我院行心電圖檢查示:心房顫動(房顫)伴快速心室率,不完全右束支傳導阻滯。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彩超)檢查示:升主動脈增寬,心律不齊,左心室收縮功能正常,舒張功能減低。經食道超聲心動圖檢查示:左心房及左心耳內未見明顯附壁血栓聲像。擬行導管消融治療入院。患者一般情況良好,既往史無特殊,診斷:陣發性房顫。房顫卒中風險評分 3 分,房顫出血風險評分 1 分。
術前患者完成全面檢查包括血常規、血生物化學全套、凝血功能、甲狀腺功能、胸心臟彩超及心臟三維重建增強 CT,排除了器質性心臟病。患者及家屬簽署 Ensite 系統導管消融同意書。術前行食管超聲排除左心房血栓,自發顯影及碘過敏試驗均為陰性。術前禁飲進食 8 h。
局部麻醉(局麻)下,穿刺右側股靜脈及左鎖骨下靜脈,置入擴張管及鞘管。分別放置標測電極至右心室及冠狀竇。行電生理檢查示:陣發性房顫。局麻下穿刺右側股靜脈,按程序放置鞘管,穿刺房間隔,在三維電解剖標測系統(Ensite)指導下行左心房建模(圖 1),應用 Cool Flex 冷鹽水射頻消融導管(以下簡稱“Cool Flex 導管”)行環肺靜脈線性消融成功,應用 Cool Flex 導管消融,局部電位明顯快速下降,大大縮短消融時間(圖 2、3)。Lasso 電極在左心耳起搏。觀察 15 min,電刺激無復發,退出電極,拔出鞘管,局部壓迫止血,紗布包扎穿刺點,術中患者無不適。
 圖1
				患者 3D 電解剖心腔模型與 CT 影像的融合
						
				圖1
				患者 3D 電解剖心腔模型與 CT 影像的融合
			
														 圖2
				多導心電圖檢查結果
						
				圖2
				多導心電圖檢查結果
			
									可見 Cool Flex 導管點位放電后電位快速消失
 圖3
				電解剖心腔模型:肺靜脈前庭電隔離
						
				圖3
				電解剖心腔模型:肺靜脈前庭電隔離
			
														討論 射頻消融的損傷組織大小取決于功率輸出、溫度、接觸力、血栓及心肌內氣爆形成等并發癥[1]。這些并發癥都是心肌過熱的直接結果,而冷鹽水灌注消融導管通過鹽水灌注冷卻頂端電極、組織表面和周圍的血液,避免心肌過熱,使輸出功率不受溫度的反饋抑制,能達到預設的功率,從而產生更深和更大的損傷[2-3]。
標準灌溉導管有 6 個或 12 個灌溉口,這種設計存在的問題是導管尖端冷卻不均勻,從而導致能量傳輸和心肌冷卻不均勻。最近開發的 Cool Flex 導管(St. Jude Medical),它有一個靈活的導管尖端和線性縫隙開口,旨在均勻冷卻整個消融電極。與老一代開放式灌注導管相比,Cool Flex 導管降溫效果更好,減少了灌注流量。此外,就導管在左心房上操作而言,因其與新一代其他開放式灌注導管相比,產生更小、更窄、更表淺的損傷,Cool Flex 導管具有更高的安全性[4]。從理論上可推測其有可能提高消融效率和手術成功率,縮短手術時間、X 線透視時間,降低栓塞及穿孔風險。
該病例是我院在我國西部地區首次使用 Cool Flex 導管進行陣發性房顫消融病例。我們應用 Cool Flex 導管成功行陣發性房顫消融,Cool Flex 導管可以快速降低病灶的電壓,提高消融效率,縮短手術時間及 X 線透視時間,降低栓塞及穿孔風險。然而,在 Ramoul 等[5]對心房撲動患者的一項研究中,Cool Flex 導管不適合對三尖瓣峽部進行導管消融,未能促進損傷組織的形成,也未減少灌注流量,但評價開放式灌注導管必須在更復雜心律失常(如房顫消融)中進行,這種類型的灌注導管在卒中和亞臨床血栓栓塞事件中具有潛在優勢。Cool Flex 導管的優勢及臨床應用仍需進行大量的臨床試驗進行驗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