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感染管理科(江蘇徐州 221000);
  • 2.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血液凈化中心(江蘇徐州 22100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探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流行期(以下簡稱流行期)較無本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期(以下簡稱對照期)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感染發生率變化。方法  本研究為單中心回顧性研究。選擇 2022 年 12 月 7 日—2023 年 2 月 23 日流行期與 2020 年 12 月 7 日—2021 年 2 月 23 日對照期在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血液凈化中心接受血液透析的成年患者。觀察比較納入患者的血管穿刺部位感染(local access site infection, LASI)和血管通路相關血流感染(access 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ARBSI)的發生情況。結果  共納入患者 1 401 例。其中,流行期 737 例,對照期 664 例。不同時期和通路類型患者的年齡、性別、置管時長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流行期和對照期發生 LASI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800,P=1.180)。流行期和對照期發生 ARBSI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610,相對危險度(relative risk, RR)=2.575,95%置信區間(confidence interval, CI)(1.053,6.298),P=0.032]。動靜脈瘺患者、帶隧道和滌綸套的透析導管(tunnel-cuffed catheters, TCC)患者在不同時期的 LASI、ARBSI 發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無隧道和滌綸套的透析導管(non cuffed catheters, NCC)患者在不同時期的 LASI[χ2=4.898,RR=3.832,95%CI(1.058,13.885),P=0.027]、ARBSI[χ2=7.150,RR=4.684,95%CI(1.333,16.460),P=0.005]發生率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與動靜脈瘺患者,TCC 患者在流行期可能發生 LASI(P<0.05),在對照期可能發生 ARBSI(P<0.05);中心靜脈導管患者和 NCC 患者在對照期均可能發生 LASI 和 ARBSI(P<0.05)。結論  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感染防控措施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尤其是 NCC 患者發生血管通路感染的風險。

引用本文: 張冰, 史靈芝, 化俊飛, 茅一萍.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流行期與非流行期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感染發生率比較. 華西醫學, 2023, 38(12): 1874-1879. doi: 10.7507/1002-0179.202308011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華西醫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早期膝關節功能改善情況預測列線圖模型的建立與驗證
  • 下一篇

    受教育程度對系統性紅斑狼瘡的因果效應:孟德爾隨機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