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遺傳與內分泌科(廣州 510623);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總結分析楓糖尿癥(maple syrup urine disease, MSUD)患兒的臨床資料,以探討 MSUD 的臨床表型、生化標志物和遺傳學相關性。方法  回顧收集 2011 年 1 月—2016 年 10 月 11 例就診于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的 MSUD 患兒的臨床資料,根據患兒臨床表現和預后將患兒分為經典型組(n=6)和中間型/硫胺素有效型組(n=5),比較兩組患兒生化代謝標志物的差異;同時對基因型和表型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  與中間型/硫胺素有效型組相比,經典型組患兒血清 γ-谷氨酰轉移酶(gamma-glutamyltransferase, γ-GT)顯著偏高[158.00(122.80,309.30) vs. 11.00(10.50,14.00) U/L,P=0.004],球蛋白[(15.55±3.45) vs. (24.26±4.37) g/L,P=0.018]和乳酸[1.05(0.98,1.68) vs. 2.10(1.75,2.70)mmol/L,P=0.030]顯著偏低,而丙氨酸轉氨酶、天冬氨酸轉氨酶和總膽汁酸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血漿氨基酸譜分析發現經典型患兒血漿亮氨酸濃度顯著高于中間型/硫胺素有效型患兒[(3748.203135.004936.00vs. 620.40(531.20,1150.00) μmol/L,P=0.004]。γ-GT 水平與亮氨酸(rs=0.826,P=0.003)水平、亮氨酸水平與異亮氨酸水平(rs=0.827,P=0.003)以及異亮氨酸水平與纈氨酸水平(rs=0.636,P=0.040)呈正相關關系。基因測序結果顯示 11 例患兒分別攜帶有 BCKDHAn=4)和 BCKDHBn=7)基因變異,6 例 BCKDHB 基因變異患兒為經典型 MSUD。結論  MSUD 患兒的疾病發展及預后與 γ-GT、支鏈氨基酸和基因型密切相關。

引用本文: 王美儀, 彭敏芝, 邵詠賢, 林云婷, 蔡燕娜, 徐佳南, 劉麗. 11 例楓糖尿癥患兒臨床特征、代謝標志物及遺傳異質性分析. 華西醫學, 2025, 40(1): 23-28. doi: 10.7507/1002-0179.202403293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華西醫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中國罕見病臨床研究現狀的分析與思考
  • 下一篇

    中國內地成人唇腭裂患者現狀及唇腭裂社會認知的調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