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濟大學附屬楊浦醫院骨科(上海 20009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總結股骨轉子間骨折后壁冠狀面“香蕉樣骨塊”特點及其在頭髓釘治療中的研究進展,為臨床提供參考。 方法 廣泛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從后壁冠狀面香蕉樣骨塊的認識歷史、解剖結構、是否需要復位內固定、對頭髓釘穩定性的影響以及彌補措施等方面進行總結。結果 后壁冠狀面香蕉樣骨塊是指轉子間骨折的第二級骨折線同時累及了轉子間后壁的4個解剖結構,即大轉子后部、轉子間嵴、小轉子和后內側皮質。3D-CT掃描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使得后壁冠狀面香蕉樣骨塊得到更為全面的認識。按照骨折線向前擴展是否影響頭頸內植物在外側壁入口的完整性,后壁冠狀面香蕉樣骨塊可分為小型和大型兩種,其中大型單一香蕉樣骨塊約占國際內固定研究協會/美國骨創傷協會(AO/OTA)A2型骨折的20%。大型骨塊如果向內累及后內側壁(小轉子),則增加了內側皮質對位砥住的難度;如果向外累及后外側壁,導致外側壁皮質入口通道破裂(A2.4型),則會引發頭髓釘在股骨髓腔內的矢狀面擺動,從而影響頭髓釘穩定性。目前對于后壁冠狀面香蕉樣骨塊尚無良好技術進行復位和內固定。通過提高前內側皮質的復位質量、選用充盈度高的頭髓釘等方法,可彌補后壁冠狀面香蕉樣骨塊導致髓內釘擺動的不利影響。結論 后壁冠狀面香蕉樣骨塊容易導致頭頸內植物入口通道破裂,引起頭髓釘矢狀面擺動繼而導致骨折復位丟失,影響治療效果。是否發生外側壁入口破裂及其危險因素尚需進一步臨床和基礎研究明確。

引用本文: 李浩濤, 李力文, 張世民. 股骨轉子間骨折后壁冠狀面“香蕉樣骨塊”特點及其在頭髓釘治療中的研究進展.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2024, 38(12): 1517-1523. doi: 10.7507/1002-1892.202408068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單側雙通道脊柱內鏡技術的應用現狀及思考
  • 下一篇

    內側髕股韌帶重建術中股骨隧道Sch?ttle定位法的研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