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顯浩 1,2 , 張文 3 , 宋首龍 1,2 , 張飛 1,2 , 張寶祥 3 , 田曉瑩 3 , 熊文韜 1,2 , 朱穎廣 1,2 , 謝雨欣 1,2 , 李子昂 1,2 , 譚麗麗 3 , 張強 2 , 王巖 2
  • 1. 中國人民解放軍醫學院(北京 100853);
  • 2.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四醫學中心骨科醫學部(北京 100048);
  • 3.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沈陽 110013);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評估生物可降解鎂合金材料在肩袖撕裂修復中促進肌腱-骨愈合的效果,并探討其潛在的生物學機制。方法  取8周齡SD大鼠48只,隨機分為A、B、C 3組。A、B組大鼠制備肩袖撕裂模型后分別通過鎂合金縫線或Vicryl Plus 4-0可吸收縫線進行修復,C組僅行皮下切開和縫合。術后1、2周取A、B組內臟行HE染色評估鎂合金的安全性;術后2、4、8、12周取3組岡上肌腱-肱骨近端標本,其中4、12周標本行大體觀察,4、8、12周行生物力學檢測A、B組愈合部位的極限載荷及剛度;2、4、12周標本行以下檢測:Micro-CT評估A、B兩組骨隧道形成情況,標本脫鈣切片后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觀察肌腱-骨界面纖維軟骨再生情況,Goldner三色染色評估鈣化情況,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檢測肌腱-骨界面血管VEGF、BMP-2等成血管因子及成骨因子的表達,免疫熒光染色通過檢測精氨酸酶1、整合素β2亞基觀察肌腱-骨界面巨噬細胞M1、M2極化情況,通過實時熒光定量PCR分析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e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號通路在肌腱-骨愈合中的作用機制。 結果  內臟組織HE染色示,鎂合金降解過程中釋放的鎂離子對心臟、肝臟、脾臟、肺、腎臟等器官未產生明顯毒性作用,其生物安全性良好。岡上肌腱-肱骨近端標本組織學染色示,A組在肌腱-骨界面處的纖維軟骨再生呈現出較早恢復,且纖維軟骨數量明顯高于B組,提示鎂合金材料對肌腱-骨界面修復的積極作用。Micro-CT分析示,A組骨隧道形成速度快于B組,進一步驗證了鎂合金材料對骨愈合的促進作用。生物力學測試示,A組的極限載荷均高于B組,4周時A組剛度高于B組,表明A組肌腱-骨界面修復后的組織承載能力更強,鎂合金具有改善肌腱-骨愈合的潛力。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示,肌腱-骨愈合早期VEGF和BMP-2表達顯著上調,提示鎂合金能夠有效促進血管生成與骨形成,從而加速愈合進程。免疫熒光染色示,修復早期鎂離子通過調節巨噬細胞的極化狀態,促進其向M2型巨噬細胞極化,發揮顯著抗炎作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表明,鎂離子可以通過調控PI3K/AKT信號通路促進肌腱-骨愈合過程,成為促進肌腱-骨愈合的分子機制之一。 結論  生物可降解鎂合金材料通過調控PI3K/AKT信號通路,加速大鼠肩袖撕裂修復中肌腱-骨界面的纖維軟骨再生和鈣化,顯著提升肌腱-骨愈合效果。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