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四〇醫院創傷骨科(蘭州 730050);
  • 2. 甘肅中醫藥大學研究生院(蘭州 73000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探討后方微創入路治療髖臼后壁骨折的臨床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9年3月—2023年6月應用后方微創入路治療的17例髖臼后壁骨折患者臨床資料。男14例,女3例;年齡28~57歲,平均41歲。致傷原因:交通事故傷12例,高處墜落傷5例。合并髖關節后脫位3例,坐骨神經損傷2例。骨折按國際內固定研究協會/美國骨創傷協會(AO/OTA)分型,A1.1型11例,A1.2型6例。受傷至手術時間5~8 d,平均6.2 d。記錄切口長度、術中出血量及手術時間;采用Matta評定標準評價后壁骨折復位質量;術后6個月及末次隨訪時采用改良Merle d’ Aubign-Postel評分標準評價髖關節功能。 結果 17例均順利完成手術。切口長度7~9 cm,平均8.3 cm,所有切口均Ⅰ期愈合;術中出血量200~350 mL,平均281 mL;手術時間45~70 min,平均57 min。2例術前存在坐骨神經損傷者,術后3個月坐骨神經功能完全恢復;余15例術后均未出現坐骨神經損傷癥狀。17例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14~27個月,平均19.5個月。術后1周根據Matta評定標準評價復位質量,獲解剖復位12例、滿意復位5例,滿意率100%。術后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時間4~6個月,平均4.7個月。根據改良Merle d’ Aubign-Postel評分標準,術后6個月髖關節功能評分13~18分,平均16.1分,其中優5例、良9例、可3例,優良率82.4%;末次隨訪時髖關節功能評分7~18分,平均13.7分,其中優3例、良9例、可3例、差2例,優良率70.6%。隨訪期間無感染、內固定失效、股骨頭壞死發生,2例術后出現異位骨化。結論 后方微創入路創傷小、手術時間短、出血少,不切斷外旋肌,經臀中肌-梨狀肌間隙、梨狀肌-上孖肌間隙顯露,可為髖臼后壁骨折提供足夠的安全顯露范圍,是一種可靠的髖臼后側備選手術入路。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