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蘇州大學附屬獨墅湖醫院 胸外科(江蘇蘇州 215006);
  • 2.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胸外科(江蘇蘇州 215006);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探討周圍型肺磨玻璃結節的影像學特征與肺腺癌浸潤程度的相關性,明確磨玻璃結節表現的浸潤性肺癌的高危因素,為規劃肺結節手術方式及醫患溝通提供參考依據,助力構建浸潤性腺癌的臨床預測模型。方法 連續收集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胸部薄層CT表現為周圍型肺磨玻璃結節(直徑≤3 cm)患者的臨床資料。全部患者于本中心行胸部薄層CT掃描及胸腔鏡手術治療。根據病理結果將患者分為兩組:腺癌浸潤前病變組和浸潤性腺癌組。收集肺結節薄層CT影像學參數,包括結節直徑、平均CT值、實性成分占比(consolidation tumor ratio,CTR)、結節形態、空泡征、支氣管充氣征、分葉征、毛刺征、病灶邊界、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通過單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討浸潤性腺癌的獨立危險因素,分析其識別浸潤性腺癌的臨界值及效能。結果  納入患者190例。腺癌浸潤前病變組110例[男21例、女89例,平均年齡(53.57±10.90)歲],浸潤性腺癌組80例[男31例、女49例,平均年齡(56.45±11.30)歲]。兩組平均CT值、結節直徑、CTR、性別、空泡征、血管集束征、吸煙史、結節類型及形態、分葉征、毛刺征、病灶邊界、胸膜凹陷征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年齡(P=0.081)、病灶位置(P=0.675)、細支氣管充氣征(P=0.051)差異無統計學意義。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結節直徑、平均CT值、CTR及分葉征是鑒別浸潤性腺癌的獨立危險因素。約登指數計算閾值,結節直徑為10.5 mm,平均CT值為–452 Hu,CTR為0.45。結論 在周圍型肺磨玻璃結節中,結合患者的CT影像學特征,即混合性磨玻璃結節、不規則形態、空泡、短毛刺、病灶邊界清晰、胸膜凹陷、血管集束對判別結節的浸潤程度具有一定參考價值。同時本研究發現,結節直徑>10.5 mm,平均CT值>–452 Hu,CTR>0.45及伴有分葉征的周圍型肺磨玻璃結節為浸潤性肺癌的可能性更大。

引用本文: 劉江江, 于曉軍, 黃海濤, 陳少慕, 潘良彬, 馮宇, 陳科, 毛國才, 馬海濤. 表現為周圍型肺磨玻璃結節的浸潤性腺癌影像學高危因素分析.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2024, 31(1): 85-91. doi: 10.7507/1007-4848.202203004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準分子激光消蝕聯合藥物涂層球囊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短期療效
  • 下一篇

    準分子激光消蝕聯合藥物涂層球囊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短期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