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甘肅中醫藥大學 第一臨床醫學院(蘭州 730000);
  • 2. 甘肅省人民醫院 胸外科(蘭州 73000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肺癌是全球癌癥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盡管通過篩查高危人群進行早期檢測越來越普遍,但大多數肺癌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在過去10年中,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療有了顯著進步。新出現的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方案已使NSCLC治療更具個體化,這顯著影響了NSCLC患者的病程和結局。目前,分子生物標志物已經成為診斷癌癥、預測治療反應結果和評估預后的有利工具。本文總結了NSCLC診斷、預測和預后相關的生物標志物以及新型潛在預測性生物標志物。

引用本文: 洪子強, 金大成, 白向豆, 崔百強, 茍云久. 非小細胞肺癌生物標志物的研究進展.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2024, 31(2): 311-318. doi: 10.7507/1007-4848.202204084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全動脈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的臨床應用現狀與策略
  • 下一篇

    計算流體力學在心血管疾病評估中的應用及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