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蘇州醫院 胸外科(江蘇蘇州 21500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探究影響CT引導下Hook-wire精準定位的風險因素,確定最佳定位管理策略,并制定Nomogram預測模型。方法 選擇2018年7月—2022年11月在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蘇州醫院行CT引導下Hook-wire穿刺定位的患者,按照7∶3的比例將患者隨機分為訓練集和驗證集。分析患者的臨床資料,采用單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篩選影響CT引導下Hook-wire精準定位的風險因素,根據風險因素構建Nomogram預測模型并進行擬合優度檢驗和臨床決策曲線分析。結果 共納入199例CT引導下Hook-wire穿刺定位患者,其中男72例、女127例,年齡25~83歲。訓練集139例,驗證集60例。訓練集中精確定位患者70例(50.36%)。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身高[OR=3.46,95%CI(1.44,8.35),P=0.006]、定位針垂直于水平面[OR=3.40,95%CI(1.37,8.43),P=0.008]、定位針垂直于皮膚表面切線[OR=6.01,95%CI(2.38,15.20),P<0.001]、CT掃描次數[OR=3.03,95%CI(1.25,7.33),P=0.014]、遮擋[OR=10.56,95%CI(1.98,56.48),P=0.006]是影響CT引導下Hook-wire精準定位的獨立危險因素。基于上述危險因素建立CT引導下Hook-wire精準定位的Nomogram預測模型,其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the curve,AUC)為0.843[95%CI(0.776,0.910)],校正曲線的預測值與實測值基本一致。利用驗證集數據進行內部驗證,AUC=0.854[95%CI(0.759,0.950)]。決策曲線顯示訓練集閾值概率為8%~85%,驗證集閾值概率為18%~99%時,具有較高的凈獲益值。結論 身高、定位針垂直于水平面、定位針垂直于皮膚表面切線、CT掃描次數、遮擋是影響CT引導下Hook-wire精準定位的獨立危險因素,基于上述危險因素建立的Nomogram 模型可準確評估和量化CT引導下Hook-wire精準定位的風險。

引用本文: 王江南, 嚴衛亞, 蔡健, 丁學兵. CT引導下Hook-wire精準定位孤立磨玻璃結節的危險因素及其Nomogram預測模型構建.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2024, 31(9): 1258-1265. doi: 10.7507/1007-4848.202212066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2024年第2版《NCCN腫瘤臨床實踐指南—肺癌篩查》更新解讀
  • 下一篇

    計算機輔助設計修飾3D打印模型用于早期肺癌胸腔鏡亞肺葉切除術的回顧性隊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