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福建醫科大學福總臨床醫學院(福州 350025);
  • 2. 聯勤保障部隊第九〇〇醫院 心胸外科(福州 350025);
  • 3. 聯勤保障部隊第九〇〇醫院 普外科(福州 350025);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確定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預后生物學標志物,并據此建立LUAD預后的預測模型。方法  從UCSC數據庫獲取癌癥基因組圖譜(TCGA)LUAD基因表達量和臨床病理數據,把納入的數據進行綜合生物信息學分析,包括差異表達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篩選、基因本體(GO)功能富集分析、京都基因與基因組百科全書(KEGG)分析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采用Cox分析和最小絕對值收縮和選擇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歸分析構建基因組的風險評估預測模型,并采用列線圖預測患者1年、2年、3年、5年和10年生存率。繪制Kaplan-Meier生存曲線、受試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線和時間依賴性ROC曲線評價模型的預測能力。在驗證組中校驗模型。結果  浸潤性LUAD患者不同級別病理亞型間DEGs富集分析結果顯示,280個DEGs主要參與細胞色素P450相關物質代謝、自然殺傷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抗原的呈遞和酶活性調節等生物學過程,與腫瘤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構建5個基因(MELTF、MAGEA1、FGF19、DKK4、C14ORF105)組成的風險預測模型,Cox分析和LASSO回歸顯示,模型的ROC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為0.675,時間依賴性ROC曲線1年、3年、5年AUC值分別為0.893、0.713、0.632,表明該預測風險模型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在驗證組中,校準曲線和一致性指數(C指數)也表明構建的列線圖預測性能較好。結論  5個基因組成的預測模型可作為LUAD患者生存率實用和可靠的預測工具,這可能有助于制定個體化治療的臨床決策,為患者預后預測提供一種新方法。

引用本文: 崔嚴奇, 楊鯨蓉, 倪琳, 連鐸煌, 葉仕新, 廖毅, 張錦燦, 曾志勇. 基于機器學習算法構建浸潤性肺腺癌預后預測模型.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2025, 32(1): 80-86. doi: 10.7507/1007-4848.202303059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手汗癥ETS微創技術優化與日間手術質量控制中國專家共識
  • 下一篇

    亞肺葉切除術后早期拔管和引流量影響因素的傾向性評分匹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