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胸外科(成都 610041);
  • 2. 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成都 61004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探究利用無線可穿戴監護設備連續監測胸腔鏡肺癌切除術后患者基本生命體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納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2023年5—8月行胸腔鏡肺癌切除手術患者,術后同時利用無線可穿戴和傳統有線設備監測患者的基本生命體征。分別利用Spearman相關分析、配對樣本t檢驗和比值Bland-Altman法檢驗兩種設備測得的監測數據的相關性、差異性和一致性;通過計算無線設備12 h內有效監護率,檢驗其連續監護的可靠性。結果 共納入20例患者,其中女15例、男5例,平均年齡(46.20±11.52)歲。兩種設備采集的基本生命體征數據均顯著相關(P<0.001),其中呼吸頻率和血氧飽和度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無線設備測得的心率略低(=?0.307±1.073,P<0.001),血壓(=1.259±5.354,P<0.001)和體溫(=0.115±0.231,P<0.001)略高;兩種設備采集的心率、呼吸頻率、血氧飽和度、血壓及體溫的比值均值分別為:0.996、1.004、1.000、1.014、1.003,各指標的95%一致性界限(limits of agreement,LoA)和95%LoA的95%置信區間均在臨床可接受范圍內;各指標12 h內有效監護率均>98%。結論 利用無線可穿戴監護設備對胸腔鏡肺癌切除術后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連續監測具有較高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為后續大規模臨床應用和深入研究提供了安全保障。

引用本文: 梅小麗, 黃雨晨, 周健, 宋媛媛, 羅艾琳, 楊梅, 鄭娥, 邱揚, 王貝諾, 董鉦浩, 廖虎. 無線可穿戴設備連續監測胸腔鏡肺癌切除術后患者基本生命體征的前瞻性自身對照研究.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2024, 31(2): 229-235. doi: 10.7507/1007-4848.202310009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腹腔鏡胃腸道腫瘤手術定位方法
  • 下一篇

    腹腔鏡胃腸道腫瘤手術定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