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食管癌是一種高度侵襲性的惡性腫瘤,在世界范圍內發病率和死亡率持續上升[1]。雖然傳統的治療方法如手術、化療和放療在某些情況下是有效的,但患者總體存活率仍然很低[2-3]。近年來,免疫治療作為一種新興的癌癥治療策略,在多種腫瘤類型中展現了顯著的潛力,尤其在傳統治療效果不佳的癌癥中表現尤為突出[4]。雖然免疫療法在治療其他癌癥類型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5-6],但其在食管癌治療中的作用和有效性仍不太清楚。食管癌獨特的生物學特征,如顯著的免疫抑制微環境和腫瘤異質性的復雜性,為免疫治療策略帶來了獨特的挑戰。這些因素可能會限制免疫療法的有效性,給研究人員和臨床醫生應用這些治療方法帶來挑戰[7]。DNAJC5B作為熱休克蛋白家族中DnaJ同源物亞家族C的關鍵成員,其確切的腫瘤演進功能尚未得到充分揭示。鑒于DNAJC5B在腫瘤免疫治療領域展現出的潛在應用價值,深入探究其功能對于促進食管癌免疫療法的進步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當前,針對食管癌的免疫治療研究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但大多數研究仍聚焦于已知免疫檢查點(如PD-1、CTLA-4)的抑制劑及細胞療法(如CAR-T細胞療法)。盡管這些療法在部分患者中取得了初步療效,但整體響應率有限,且存在耐藥性問題[8-9]。針對DNAJC5B的研究,目前尚屬起步階段,尤其是在食管癌領域,其作為潛在免疫治療靶點的探索幾乎空白。因此,本研究旨在填補這一空白,通過以下幾個方面解決關鍵問題:(1)明確DNAJC5B在食管癌組織中的表達模式及其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2)解析DNAJC5B調控食管癌免疫微環境的分子機制;(3)評估以DNAJC5B為靶點的免疫治療策略在食管癌中的潛在療效。本研究的創新性在于首次將DNAJC5B作為食管癌免疫治療的新靶點進行深入探討,不僅拓寬了食管癌免疫治療的研究視野,也為開發新型、高效的食管癌免疫療法提供了可能的突破點。通過這一研究,我們期望能夠推動食管癌免疫治療向更加精準、個性化的方向發展,最終改善患者的預后和生活質量[10]。
1 材料與方法
1.1 數據來源
本研究最初通過Xena數據庫從TCGA數據庫下載了ESCA數據集,并選擇了鱗狀細胞癌患者進行進一步分析。本研究中使用的食管鱗癌單細胞數據集GSE196756源自Shi等[11]的研究。
1.2 功能和信號通路富集分析
根據Pearson相關性分析的P值選擇了與DNAJC5B最相關的前500個基因,并將其上傳到DAVID數據庫進行分析,選擇正確的基因標識符類型和物種,然后提交列表,最終獲得了DNAJC5B的功能和信號途徑富集分析結果。本研究中從Amigo2(V2.5.12)下載了免疫相關基因集,并使用GSVA軟件包(版本1.48.2),對研究中每個樣品的免疫原相關基因組進行評分。使用R軟件包pheatmap,結果將以熱圖的形式呈現。Pearson相關分析用于計算DNAJC5B和免疫原相關基因之間的相關系數和相應的P值。
1.3 單細胞轉錄組分析
食管鱗癌單細胞數據集GSE196756總共包括3對匹配的癌癥和鄰近正常組織樣本[11]。首先,在數據分析前進行質量控制,剔除獨特基因計數>7 500或<200的細胞,以及線粒體基因計數超過50%的細胞。隨后使用R包歸一化數據進行數據歸一化。數據預處理后,使用UMAP方法對所有細胞進行降維聚類。基于原始研究,我們使用CD2和CD3D標記來識別T細胞。提取的T細胞經過進一步的降維和聚類,對每個聚類的特征基因進行表達分析和功能富集分析[11]。
1.4 統計學分析
統計分析在R(版本4.3.0)中進行。對于評估成對組之間的差異,采用了Wilcoxon秩和檢驗。相比之下,多組之間的差異則通過Kruskal-Wallis檢驗來確定。單變量和多變量預后分析采用Cox比例風險模型,整個過程均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軟件完成。P≤0.05時,認為結果具有統計學顯著性。
2 結果
2.1 DNAJC5B在晚期男性ESCC患者中高表達
基于DNAJC5B表達水平的升序排列,TNM分期狀態(包括T、N、M)、腫瘤分級、性別、吸煙、飲酒和放射治療狀態的數據呈不對稱分布。我們比較了DNAJC5B表達水平不同的各組的基線特征。結果表明,DNAJC5B的高表達存在于男性患者、G2~G3級和Ⅲ~Ⅳ期的食管癌樣本中(附圖1,見https://www.tcsurg.org/article/10.7507/1007-4848.202408027)。
2.2 腫瘤細胞中DNAJC5B通過T細胞受體調節免疫
在研究DNAJC5B相關生物學功能的過程中,我們首先從24 861個Pearson相關性分析P值有意義的基因中篩選出最顯著相關的前500個基因,隨后分析這些基因的基因本體(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結果表明,與DNAJC5B密切相關的生物學過程主要涉及適應性免疫反應、免疫反應、細胞表面受體信號傳導途徑和T細胞活化。此外,在細胞成分方面主要富集到T細胞受體復合物、質膜和II類蛋白復合物。在分子功能方面,主要富集到信號受體活性和跨膜信號受體活性。通路分析顯示,這些基因參與各種腫瘤浸潤免疫相關通路,包括趨化因子信號通路、Th1和Th2細胞分化等(附圖2,見https://www.tcsurg.org/article/10.7507/1007-4848.202408027)。
2.3 DNAJC5B高表達增強T細胞介導的腫瘤免疫
在腫瘤細胞的免疫源性細胞死亡過程中,多種因素導致細胞凋亡或壞死,包括淋巴細胞的激活以及趨化因子的釋放等。最初,我們進行了基因集變異分析(GSVA)以獲得免疫過程的富集分數。然后,我們利用Pearson相關分析來確定GSVA評分和基因表達之間的相關系數和統計學意義。我們的發現揭示,除了T細胞介導的腫瘤免疫反應外,DNAJC5B的表達與大多數免疫功能正相關(附圖3,見https://www.tcsurg.org/article/10.7507/1007-4848.202408027)。這些結果表明DNAJC5B的高表達可以增強T細胞介導的腫瘤免疫反應。
2.4 DNAJC5B高表達與免疫檢查點激活和炎癥失調呈正相關
基于上述結果,我們發現DNAJC5B與腫瘤中的T細胞免疫抑制有一定的關聯。因此,我們深入研究了DNAJC5B與眾所周知的免疫檢查點之間的關系,包括PD-1、SIGLEC15、TIGIT、HVEM、CD200R1、CTLA-4、HAVCR2和LAG3。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DNAJC5B與上述免疫檢查點顯著正相關(附圖4,見https://www.tcsurg.org/article/10.7507/1007-4848.202408027)。此外,我們篩選了7個炎癥相關基因組來評估免疫狀態[12-16]。結果表明DNAJC5B與這些炎癥基因組正相關,并具有統計學意義(附圖4)。總的來說,DNAJC5B的高表達可能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激活和炎癥調節失調正相關。
2.5 DNAJC5B主要富集于腫瘤浸潤性CD8+ T細胞
為了進一步研究DNAJC5B和T細胞免疫之間的聯系,我們從公共數據庫下載并分析了食管鱗癌單細胞數據集GSE196756。利用原文中提到的用于聚類的標記,我們成功地提取了T淋巴細胞群體,并且我們進一步采用UMAP的分群方式得到5個不同的簇。通過分析對應于每個簇的細胞標記的表達,我們將簇0、3和4定義為CD4+ T細胞,而簇1和2被鑒定為CD8+ T細胞。有趣的是,主要在由CD8+ T細胞組成的簇2中觀察到DNAJC5B的富集。此外,還觀察到細胞毒性相關基因(GZMA、GZMB、PRF1和GNLY)集中在0,2細胞群中(附圖5,見https://www.tcsurg.org/article/10.7507/1007-4848.202408027)。
2.6 DNAJC5B影響CD8+ T細胞的生物學功能
此外,我們對簇1和2中的細胞進行了功能富集和途徑分析,以探索DNAJC5B表達對CD8+ T細胞生物學功能的潛在影響。分析結果顯示這兩個細胞群之間存在顯著的功能差異(圖6,見https://www.tcsurg.org/article/10.7507/1007-4848.202408027)。為了排除細胞周期階段的差異對結果的影響,在監督分析中使用特定的細胞周期標記來量化每個細胞群的細胞周期階段。分析顯示,處于G1期、S期和G2期的細胞之間沒有顯著差異。總之,這些發現表明DNAJC5B主要富集在腫瘤浸潤性CD8+ T細胞中,其表達可以顯著影響CD8+ T細胞的生物學功能。
2.7 DNAJC5B是ESCC患者的獨立預后因素
通過ROC最佳截斷值將患者分為DNAJC5B高低表達兩組,基線資料均衡,Kaplan-Meier生存曲線結果表明,DNAJC5B高表達患者的總生存期為681天,低表達患者為

3 討論
食管癌以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為特征,傳統治療方法的成功率有限[17]。免疫療法作為一種新興的治療方法,包括針對特定免疫檢查點的靶向療法和改進的細胞療法(如CAR-T細胞療法),已顯示出治療食管癌的潛力,但與滿足臨床需求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18-19]。為了提高免疫治療的療效,有必要更深入地了解食管癌的免疫微環境和腫瘤異質性,徹底研究其潛在機制,并探索免疫抑制的原因以確定新的有效靶點。
伴隨分子免疫學領域的深邃演進,熱休克蛋白作為T細胞免疫應答中的核心調控因子,其關鍵性角色正逐步被精細解析[20]。作為熱休克蛋白家族的一員,DNAJC5B及其相關蛋白在癌癥研究中的重要性正逐漸被認識并受到關注[21]。我們的研究表明DNAJC5B有潛力成為食管癌免疫治療的有效靶點。我們的研究最初側重于分析DNAJC5B在各組中的表達差異,揭示DNAJC5B更可能在晚期男性食管癌患者中高表達。這些發現意味著DNAJC5B可能在食管癌的發生和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與腫瘤的侵襲性和患者的性別有關。此外,通過GSVA和免疫基因組分析,我們發現DNAJC5B的表達不僅與T細胞介導的腫瘤免疫反應相關,而且與大多數其他免疫功能正相關。此外,T細胞介導的腫瘤免疫反應的抑制可能是食管癌強免疫抑制特征背后的原因之一,這與其他研究人員的發現一致[7]。
考慮到DNAJC5B與腫瘤免疫抑制的相關性,我們研究了其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和炎癥反應的關系。研究結果表明,DNAJC5B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激活以及炎癥反應的失調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這些發現支持了腫瘤微環境內免疫狀態的變化(如特定基因或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變異)可能源于腫瘤細胞和T細胞之間相互作用的假設[22]。我們的研究發現,DNAJC5B主要在腫瘤浸潤性CD8+ T細胞中表達。此外,高表達和低表達的CD8+ T細胞在功能富集方面存在顯著差異。這些結果表明,DNAJC5B可能與CD8+ T細胞的功能、活化狀態和抗腫瘤免疫反應有關。此外,這一發現為開發食管癌的新型免疫治療策略提供了至關重要的見解,特別是在利用或靶向CD8+ T細胞方面,這與其他研究人員[23]的發現一致。
我們的研究發現DNAJC5B表達是一個獨立的預后因素,不受其他已知預后因素的影響,如性別、臨床分級、病理分期和T分期。這一發現表明DNAJC5B有可能成為評估食管癌患者預后的重要生物標志物。在未來的臨床實踐中,這一發現可以幫助醫生更準確地預測患者的生存預期和對治療的反應,從而幫助制定更個性化的治療計劃。
然而,這項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依賴于公共數據庫中的數據,這些數據可能存在偏差和樣本量限制,影響了我們研究結果的普遍適用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的團隊正在建立一個更大的樣本集,涵蓋不同人群和不同病理階段的食管癌病例,以進行深入分析和跨數據庫驗證。盡管生物信息學分析表明DNAJC5B與食管癌免疫有潛在聯系,但缺乏體內和體外實驗驗證。我們現在已經開始了相關的細胞表型研究和小鼠腫瘤實驗來驗證DNAJC5B的作用。
該研究揭示了DNAJC5B在食管鱗狀細胞癌中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其對腫瘤免疫逃避和免疫反應調節的潛在影響。我們發現DNAJC5B與CD8+ T細胞的功能變化和免疫檢查點的激活密切相關,它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預后生物標志物。
作者貢獻:胡俊熙全面參與了本研究,包括實驗設計、數據收集與篩選、生物信息學分析及論文撰寫;劉慶文、侯佳琪、游杰、田澍雨和孔浩負責繪制圖;王霄霖和胡俊熙主要負責研究設計及論文的修訂和校對;束余聲負責研究設計、論文審閱及修改;所有作者均一致同意論文的最終版本,并同意發表。
食管癌是一種高度侵襲性的惡性腫瘤,在世界范圍內發病率和死亡率持續上升[1]。雖然傳統的治療方法如手術、化療和放療在某些情況下是有效的,但患者總體存活率仍然很低[2-3]。近年來,免疫治療作為一種新興的癌癥治療策略,在多種腫瘤類型中展現了顯著的潛力,尤其在傳統治療效果不佳的癌癥中表現尤為突出[4]。雖然免疫療法在治療其他癌癥類型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5-6],但其在食管癌治療中的作用和有效性仍不太清楚。食管癌獨特的生物學特征,如顯著的免疫抑制微環境和腫瘤異質性的復雜性,為免疫治療策略帶來了獨特的挑戰。這些因素可能會限制免疫療法的有效性,給研究人員和臨床醫生應用這些治療方法帶來挑戰[7]。DNAJC5B作為熱休克蛋白家族中DnaJ同源物亞家族C的關鍵成員,其確切的腫瘤演進功能尚未得到充分揭示。鑒于DNAJC5B在腫瘤免疫治療領域展現出的潛在應用價值,深入探究其功能對于促進食管癌免疫療法的進步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當前,針對食管癌的免疫治療研究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但大多數研究仍聚焦于已知免疫檢查點(如PD-1、CTLA-4)的抑制劑及細胞療法(如CAR-T細胞療法)。盡管這些療法在部分患者中取得了初步療效,但整體響應率有限,且存在耐藥性問題[8-9]。針對DNAJC5B的研究,目前尚屬起步階段,尤其是在食管癌領域,其作為潛在免疫治療靶點的探索幾乎空白。因此,本研究旨在填補這一空白,通過以下幾個方面解決關鍵問題:(1)明確DNAJC5B在食管癌組織中的表達模式及其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2)解析DNAJC5B調控食管癌免疫微環境的分子機制;(3)評估以DNAJC5B為靶點的免疫治療策略在食管癌中的潛在療效。本研究的創新性在于首次將DNAJC5B作為食管癌免疫治療的新靶點進行深入探討,不僅拓寬了食管癌免疫治療的研究視野,也為開發新型、高效的食管癌免疫療法提供了可能的突破點。通過這一研究,我們期望能夠推動食管癌免疫治療向更加精準、個性化的方向發展,最終改善患者的預后和生活質量[10]。
1 材料與方法
1.1 數據來源
本研究最初通過Xena數據庫從TCGA數據庫下載了ESCA數據集,并選擇了鱗狀細胞癌患者進行進一步分析。本研究中使用的食管鱗癌單細胞數據集GSE196756源自Shi等[11]的研究。
1.2 功能和信號通路富集分析
根據Pearson相關性分析的P值選擇了與DNAJC5B最相關的前500個基因,并將其上傳到DAVID數據庫進行分析,選擇正確的基因標識符類型和物種,然后提交列表,最終獲得了DNAJC5B的功能和信號途徑富集分析結果。本研究中從Amigo2(V2.5.12)下載了免疫相關基因集,并使用GSVA軟件包(版本1.48.2),對研究中每個樣品的免疫原相關基因組進行評分。使用R軟件包pheatmap,結果將以熱圖的形式呈現。Pearson相關分析用于計算DNAJC5B和免疫原相關基因之間的相關系數和相應的P值。
1.3 單細胞轉錄組分析
食管鱗癌單細胞數據集GSE196756總共包括3對匹配的癌癥和鄰近正常組織樣本[11]。首先,在數據分析前進行質量控制,剔除獨特基因計數>7 500或<200的細胞,以及線粒體基因計數超過50%的細胞。隨后使用R包歸一化數據進行數據歸一化。數據預處理后,使用UMAP方法對所有細胞進行降維聚類。基于原始研究,我們使用CD2和CD3D標記來識別T細胞。提取的T細胞經過進一步的降維和聚類,對每個聚類的特征基因進行表達分析和功能富集分析[11]。
1.4 統計學分析
統計分析在R(版本4.3.0)中進行。對于評估成對組之間的差異,采用了Wilcoxon秩和檢驗。相比之下,多組之間的差異則通過Kruskal-Wallis檢驗來確定。單變量和多變量預后分析采用Cox比例風險模型,整個過程均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軟件完成。P≤0.05時,認為結果具有統計學顯著性。
2 結果
2.1 DNAJC5B在晚期男性ESCC患者中高表達
基于DNAJC5B表達水平的升序排列,TNM分期狀態(包括T、N、M)、腫瘤分級、性別、吸煙、飲酒和放射治療狀態的數據呈不對稱分布。我們比較了DNAJC5B表達水平不同的各組的基線特征。結果表明,DNAJC5B的高表達存在于男性患者、G2~G3級和Ⅲ~Ⅳ期的食管癌樣本中(附圖1,見https://www.tcsurg.org/article/10.7507/1007-4848.202408027)。
2.2 腫瘤細胞中DNAJC5B通過T細胞受體調節免疫
在研究DNAJC5B相關生物學功能的過程中,我們首先從24 861個Pearson相關性分析P值有意義的基因中篩選出最顯著相關的前500個基因,隨后分析這些基因的基因本體(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結果表明,與DNAJC5B密切相關的生物學過程主要涉及適應性免疫反應、免疫反應、細胞表面受體信號傳導途徑和T細胞活化。此外,在細胞成分方面主要富集到T細胞受體復合物、質膜和II類蛋白復合物。在分子功能方面,主要富集到信號受體活性和跨膜信號受體活性。通路分析顯示,這些基因參與各種腫瘤浸潤免疫相關通路,包括趨化因子信號通路、Th1和Th2細胞分化等(附圖2,見https://www.tcsurg.org/article/10.7507/1007-4848.202408027)。
2.3 DNAJC5B高表達增強T細胞介導的腫瘤免疫
在腫瘤細胞的免疫源性細胞死亡過程中,多種因素導致細胞凋亡或壞死,包括淋巴細胞的激活以及趨化因子的釋放等。最初,我們進行了基因集變異分析(GSVA)以獲得免疫過程的富集分數。然后,我們利用Pearson相關分析來確定GSVA評分和基因表達之間的相關系數和統計學意義。我們的發現揭示,除了T細胞介導的腫瘤免疫反應外,DNAJC5B的表達與大多數免疫功能正相關(附圖3,見https://www.tcsurg.org/article/10.7507/1007-4848.202408027)。這些結果表明DNAJC5B的高表達可以增強T細胞介導的腫瘤免疫反應。
2.4 DNAJC5B高表達與免疫檢查點激活和炎癥失調呈正相關
基于上述結果,我們發現DNAJC5B與腫瘤中的T細胞免疫抑制有一定的關聯。因此,我們深入研究了DNAJC5B與眾所周知的免疫檢查點之間的關系,包括PD-1、SIGLEC15、TIGIT、HVEM、CD200R1、CTLA-4、HAVCR2和LAG3。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DNAJC5B與上述免疫檢查點顯著正相關(附圖4,見https://www.tcsurg.org/article/10.7507/1007-4848.202408027)。此外,我們篩選了7個炎癥相關基因組來評估免疫狀態[12-16]。結果表明DNAJC5B與這些炎癥基因組正相關,并具有統計學意義(附圖4)。總的來說,DNAJC5B的高表達可能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激活和炎癥調節失調正相關。
2.5 DNAJC5B主要富集于腫瘤浸潤性CD8+ T細胞
為了進一步研究DNAJC5B和T細胞免疫之間的聯系,我們從公共數據庫下載并分析了食管鱗癌單細胞數據集GSE196756。利用原文中提到的用于聚類的標記,我們成功地提取了T淋巴細胞群體,并且我們進一步采用UMAP的分群方式得到5個不同的簇。通過分析對應于每個簇的細胞標記的表達,我們將簇0、3和4定義為CD4+ T細胞,而簇1和2被鑒定為CD8+ T細胞。有趣的是,主要在由CD8+ T細胞組成的簇2中觀察到DNAJC5B的富集。此外,還觀察到細胞毒性相關基因(GZMA、GZMB、PRF1和GNLY)集中在0,2細胞群中(附圖5,見https://www.tcsurg.org/article/10.7507/1007-4848.202408027)。
2.6 DNAJC5B影響CD8+ T細胞的生物學功能
此外,我們對簇1和2中的細胞進行了功能富集和途徑分析,以探索DNAJC5B表達對CD8+ T細胞生物學功能的潛在影響。分析結果顯示這兩個細胞群之間存在顯著的功能差異(圖6,見https://www.tcsurg.org/article/10.7507/1007-4848.202408027)。為了排除細胞周期階段的差異對結果的影響,在監督分析中使用特定的細胞周期標記來量化每個細胞群的細胞周期階段。分析顯示,處于G1期、S期和G2期的細胞之間沒有顯著差異。總之,這些發現表明DNAJC5B主要富集在腫瘤浸潤性CD8+ T細胞中,其表達可以顯著影響CD8+ T細胞的生物學功能。
2.7 DNAJC5B是ESCC患者的獨立預后因素
通過ROC最佳截斷值將患者分為DNAJC5B高低表達兩組,基線資料均衡,Kaplan-Meier生存曲線結果表明,DNAJC5B高表達患者的總生存期為681天,低表達患者為

3 討論
食管癌以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為特征,傳統治療方法的成功率有限[17]。免疫療法作為一種新興的治療方法,包括針對特定免疫檢查點的靶向療法和改進的細胞療法(如CAR-T細胞療法),已顯示出治療食管癌的潛力,但與滿足臨床需求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18-19]。為了提高免疫治療的療效,有必要更深入地了解食管癌的免疫微環境和腫瘤異質性,徹底研究其潛在機制,并探索免疫抑制的原因以確定新的有效靶點。
伴隨分子免疫學領域的深邃演進,熱休克蛋白作為T細胞免疫應答中的核心調控因子,其關鍵性角色正逐步被精細解析[20]。作為熱休克蛋白家族的一員,DNAJC5B及其相關蛋白在癌癥研究中的重要性正逐漸被認識并受到關注[21]。我們的研究表明DNAJC5B有潛力成為食管癌免疫治療的有效靶點。我們的研究最初側重于分析DNAJC5B在各組中的表達差異,揭示DNAJC5B更可能在晚期男性食管癌患者中高表達。這些發現意味著DNAJC5B可能在食管癌的發生和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與腫瘤的侵襲性和患者的性別有關。此外,通過GSVA和免疫基因組分析,我們發現DNAJC5B的表達不僅與T細胞介導的腫瘤免疫反應相關,而且與大多數其他免疫功能正相關。此外,T細胞介導的腫瘤免疫反應的抑制可能是食管癌強免疫抑制特征背后的原因之一,這與其他研究人員的發現一致[7]。
考慮到DNAJC5B與腫瘤免疫抑制的相關性,我們研究了其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和炎癥反應的關系。研究結果表明,DNAJC5B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激活以及炎癥反應的失調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這些發現支持了腫瘤微環境內免疫狀態的變化(如特定基因或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變異)可能源于腫瘤細胞和T細胞之間相互作用的假設[22]。我們的研究發現,DNAJC5B主要在腫瘤浸潤性CD8+ T細胞中表達。此外,高表達和低表達的CD8+ T細胞在功能富集方面存在顯著差異。這些結果表明,DNAJC5B可能與CD8+ T細胞的功能、活化狀態和抗腫瘤免疫反應有關。此外,這一發現為開發食管癌的新型免疫治療策略提供了至關重要的見解,特別是在利用或靶向CD8+ T細胞方面,這與其他研究人員[23]的發現一致。
我們的研究發現DNAJC5B表達是一個獨立的預后因素,不受其他已知預后因素的影響,如性別、臨床分級、病理分期和T分期。這一發現表明DNAJC5B有可能成為評估食管癌患者預后的重要生物標志物。在未來的臨床實踐中,這一發現可以幫助醫生更準確地預測患者的生存預期和對治療的反應,從而幫助制定更個性化的治療計劃。
然而,這項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依賴于公共數據庫中的數據,這些數據可能存在偏差和樣本量限制,影響了我們研究結果的普遍適用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的團隊正在建立一個更大的樣本集,涵蓋不同人群和不同病理階段的食管癌病例,以進行深入分析和跨數據庫驗證。盡管生物信息學分析表明DNAJC5B與食管癌免疫有潛在聯系,但缺乏體內和體外實驗驗證。我們現在已經開始了相關的細胞表型研究和小鼠腫瘤實驗來驗證DNAJC5B的作用。
該研究揭示了DNAJC5B在食管鱗狀細胞癌中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其對腫瘤免疫逃避和免疫反應調節的潛在影響。我們發現DNAJC5B與CD8+ T細胞的功能變化和免疫檢查點的激活密切相關,它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預后生物標志物。
作者貢獻:胡俊熙全面參與了本研究,包括實驗設計、數據收集與篩選、生物信息學分析及論文撰寫;劉慶文、侯佳琪、游杰、田澍雨和孔浩負責繪制圖;王霄霖和胡俊熙主要負責研究設計及論文的修訂和校對;束余聲負責研究設計、論文審閱及修改;所有作者均一致同意論文的最終版本,并同意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