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曉 1,2 , 朱中建 1 , 馮玉 3 , 周嬌 4 , 周云 2 , 杜正貴 1
  • 1.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普通外科 乳腺疾病中心(成都 610041);
  • 2. 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 乳腺/甲狀腺科(成都 610031);
  • 3. 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 普通外科(成都 610020);
  • 4. 資陽市中心醫院 甲狀腺乳腺外科(四川資陽 64130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對比乳腺癌開放全乳切除術后胸大肌前(prepectoral breast reconstruction,PBR)與胸大肌后雙平面(subpectoral dual-plane breast reconstruction,SBR)假體聯合補片即刻乳房重建患者的滿意度與安全性。方法 通過前瞻性隊列研究,對2021年6月—2022年10月于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行開放全乳切除術后PBR或SBR假體聯合補片即刻乳房重建乳腺癌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比較兩組患者在術后第1、3、7、14天的疼痛評分和術后14 d內鎮痛藥物的使用情況及隨訪期內術后并發癥、乳房滿意度和生活質量的差異。結果 共納入62例女性患者,其中PBR組35例,平均年齡(39.6±6.5)歲,SBR組27例,平均年齡(41.5±9.9)歲。SBR組患者在術后第3天(P=0.032)、第7天(P<0.001)、第14天(P<0.001)的疼痛評分顯著高于PBR組,且在術后14 d內使用鎮痛藥物患者比例更高(P=0.001)。PBR組中位隨訪時間28.4個月,SBR組中位隨訪時間34.9個月,兩組患者在隨訪期內的外科總并發癥(P=0.583)、主要并發癥(P=0.526)及次要并發癥(P=0.532)發生率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BR組共有1例(2.9%)、SBR組共有2例(7.4%)患者植入物丟失(P=0.575)。SBR組分別有4例(14.8%)、4例(14.8%)患者運動畸形及胸部肌肉疼痛,而PBR組沒有患者出現運動畸形或胸部肌肉疼痛(P=0.031)。PBR組和SBR組分別有5例(14.3%)、11例(40.7%)患者出現包膜攣縮(P=0.023)。PBR組波紋征(25.7% vs. 3.7%,P=0.033)、假體輪廓顯現(40.0% vs. 11.1%,P=0.020)發生率顯著高于SBR組。術后24個月,PBR組患者的乳房滿意度[(67.9±13.1)分vs.(52.6±16.9)分,P=0.025]及胸部功能滿意度[(70.7±13.4)分vs.(58.7±14.3)分,P=0.035]更高。PBR組患者在隨訪期內均未發生腫瘤的局部復發、遠處轉移及死亡,SBR組有1例患者發生腫瘤的局部復發及遠處轉移,無患者死亡。結論 與SBR相比,PBR更符合乳房的生理解剖層次,有效避免了術后運動畸形和胸部肌肉疼痛,包膜攣縮發生率更低,術后乳房滿意度和胸部功能滿意度更高,是一種安全可行的重建方法,對一些特定患者,尤其是有較高運動需求的患者,是一種更佳的重建選擇。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