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廣東省醫學科學院 南方醫科大學 廣東省人民醫院 廣東省肺癌研究所 胸外科(廣州 510080);
  • 2.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胸外科(北京 100044);
  • 3.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胸外科(杭州 310003);
  • 4.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 胸外科(北京 100021);
  • 5.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胸外科(成都 610041);
  • 6.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胸外科(上海 200032);
  • 7. 上海市肺科醫院 胸外科(上海 200433);
  • 8.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胸外科(上海 200025);
  • 9. 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 胸外科(西安 710038);
  • 10.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 胸外科(杭州 310009);
  • 11.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胸外科(廣州 510280);
  • 12.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 胸外科(福州 350001);
  • 13. 江蘇省人民醫院 胸外科(南京 210029);
  • 14.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胸外科(江蘇徐州 221000);
  • 15. 上海市胸科醫院 胸外科(上海 20003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隨著低劑量CT篩查的普及以及高分辨率CT的廣泛應用,亞厘米級肺結節的檢出率顯著提高。如何在避免過度治療和延誤診斷的前提下,科學管理這些結節已成為臨床的重要課題。其中腫瘤實性成分占比<0.25、以磨玻璃影為主的肺結節尤為值得關注。這一人群的治療難點在于,如何在術中實現精準、完整切除結節的同時,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肺功能。“流域地形圖”是一項基于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算法的新技術。該方法利用常規劑量CT平掃的Dicom數據,結合微觀(22~24級)毛細血管網絡解剖分水嶺特征,通過特定紋理和形態生成高精度仿真肺亞段的自然分割平面。該技術在肺表面形成熒光流域邊界,與實際肺解剖結構高度擬合。通過分析結節與流域邊界的毗鄰關系,可實現結節的實時、可視化精準定位。這一創新性技術為術中肺結節定位與切除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本共識由國內四大學會牽頭,聯合相關領域的專家團隊,以臨床實際需求為導向,參考國內外相關指南與共識,經過多輪磋商、討論和投票最終形成。主要內容涵蓋了“流域地形圖”技術的理論基礎、適應證、操作流程、手術規劃細節及術后評估標準,旨在為目前正在或計劃開展熒光鏡下流域分析法肺結節切除術的臨床同行提供科學指導和探索方向。

引用本文: 鐘文昭, 楊帆, 胡堅, 譚鋒維, 楊學寧, 蒲強, 蔣偉, 趙德平, 李鶴成, 閆小龍, 譚黎杰, 范軍強, 喬貴賓, 聶強, 康明強, 吳衛兵, 張昊, 李志剛, 陳梓豪, 高樹庚, 吳一龍, 中國醫師協會胸外科分會, 中國抗癌協會非小細胞肺癌專業委員會, 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胸外科學專業委員會, 廣東省醫學會肺部腫瘤學分會. 肺部流域地形圖2.0原理、技術規范及臨床應用胸外科專家共識(2024版).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2025, 32(2): 141-152. doi: 10.7507/1007-4848.202412023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下一篇

    局部進展期可切除食管癌的新輔助治療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