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醫院(南京市第一醫院)普外科(南京 21000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總結目前胃癌肝轉移的分子機制和相關臨床治療的研究進展,為今后的治療提供思路。方法 檢索近年來國內外有關胃癌肝轉移分子機制和治療策略研究的文獻并進行綜述。結果 大多數胃癌患者初診時已屬晚期或已發生遠處轉移,其中肝臟是胃癌轉移的常見部位。胃癌肝轉移的機制尚未完全明確,包括非編碼RNA、循環腫瘤細胞、外泌體、腫瘤微環境、信號通路等在內的不同水平的分子機制相對獨立又相互影響,為胃癌肝轉移提供了潛在的生物標志物和治療靶點。目前胃癌肝轉移患者的治療主要分為局部治療和全身治療,局部治療以手術治療、射頻消融和質子束治療為主,全身治療包括全身化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其中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是最近的研究重點。結論 胃癌肝轉移是腫瘤細胞與轉移部位微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了解這些機制對指導臨床治療和預后具有重大意義。目前胃癌肝轉移沒有統一的治療標準,想要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不能只依靠單一治療,還應根據患者的具體疾病狀況和腫瘤的性質,采用多學科和個體化治療方案。

引用本文: 李賢, 佴永軍, 呂成余. 胃癌肝轉移分子機制與治療的研究進展.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24, 31(1): 115-122. doi: 10.7507/1007-9424.202308064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后Stanford A型主動脈夾層的外科治療
  • 下一篇

    俯臥位通氣在急性Stanford A型主動脈夾層術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中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