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器官移植中心,肝移植中心(成都 610041);
  • 2.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ICU(成都 610041);
  • 3.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肝臟外科 器官移植中心(廣東深圳 518112);
  • 4. 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廣東深圳 518112);
  • 5. 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器官移植中心肝移植科(天津 300190);
  • 6.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膽胰外科醫學部(鄭州 450052);
  • 7.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普通外科(上海 200025);
  • 8.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普外科肝膽胰外科病區(成都 610041);
  • 9. 南方科技大學醫學院(廣東深圳 518055);
  • 10.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器官移植ICU(廣州 510000);
  • 11.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肝移植中心(北京 100069);
  • 12.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器官移植中心(重慶 400016);
  • 13.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器官移植中心(長春 13003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肝移植是目前治療終末期肝病唯一的有效根治手段。近年來伴隨著肝臟移植手術與抗排斥藥物的進步,移植手術并發癥與器官排斥的發生率逐漸降低;相對地,移植相關感染卻逐步成為了影響移植受者預后的主要因素。此外,由于重癥生命支持技術的進步,供體于重癥監護室治療的時間延長,移植受者術后繼發感染尤其是供體來源性感染成為了受者感染最主要的來源之一。肝移植受者感染常由革蘭陰性病原體引起,尤其是耐碳青霉烯類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目前已經成為肝移植受者致死性感染的主要原因。為降低供肝來源性感染風險,需要加強供體篩查與評估,制定標準化檢測流程,合理調整移植后抗感染藥物和免疫抑制劑的使用策略,并加強受者免疫狀態監測。多學科合作與新技術的應用則是未來感染防控的關鍵。針對耐碳青霉烯類肺炎克雷伯菌所致的供體來源性感染,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結合國際總結防治經驗,組織相關專家制定了《肝移植供體耐碳青霉烯類肺炎克雷伯菌感染防治多中心專家共識》。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