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廈門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院(廈門 361003);
  • 2. 廈門大學藥學院(廈門 361102);
  • 3. 廈門大學醫學院(廈門 361102);
  • 4. 廈門大學信息學院(廈門 361102);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全面概括機器學習技術預測兒童膿毒性休克的模型表現和預測效果,以便有針對性地提升未來研究的質量和模型的預測能力。方法 計算機檢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ScienceDirect、CNKI、WanFang Data數據庫,檢索時限均為建庫至2024年4月1日,搜集有關機器學習預測兒童膿毒性休克的研究。由兩名研究者獨立篩選文獻,提取資料并評價納入研究的偏倚風險后,對于基本信息、研究數據、研究設計及預測模型等進行系統評價。使用隨機效應模型合并模型曲線下面積(AUC)進行Meta分析。根據樣本量、機器學習模型、預測變量類型、預測變量個數等進行亞組分析,并且對于納入文獻進行發表偏倚與敏感性分析等。結果 最終納入11項研究,其中包含2項低偏倚風險,7項未知偏倚風險,2項高偏倚風險的研究。納入研究使用到的數據包括公開與非公開的電子病歷數據庫,用到的機器學習模型包括邏輯回歸、隨機森林、支持向量機和XGBoost等,且基于不同數據庫構建的預測模型出現了不同的特征變量結果,因此確定預測模型的關鍵變量還需要在其他數據集上進行進一步的驗證。Meta分析顯示總AUC為0.812[95%CI(0.763,0.860),P<0.001]。進一步的亞組分析顯示,較大的樣本量(≥1 000例)和預測變量類型可以顯著提高模型的預測效果(95%CI無重疊)。漏斗圖顯示納入研究存在發表偏倚,當剔除極端AUC值后,總AUC為0.815[95%CI(0.769,0.861),P<0.001],表明極端AUC值不敏感。結論 機器學習技術在預測兒童膿毒性休克方面展示出一定的潛力,但現有研究在質量上還有待加強,未來的研究工作應提升研究質量并且通過擴大樣本量提高模型的預測效果。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循證醫學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