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討脾腎分流加門奇斷流術治療門靜脈高壓癥的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58例脾腎分流加門奇斷流術的臨床資料,其中男41例,女17例,平均年齡42.5歲; 肝炎后肝硬變51例,血吸蟲肝硬變7例; 肝功能Child A級26例,B級28例,C級4例。行擇期手術39例(Child A級20例,B級18例,C級1例); 早期手術10例(Child A級3例, B級6例,C級1例); 急診手術9例(Child A級3例,B級4例,C級2例)。結果Child C級2例(3.4%)急診手術死亡,其余均恢復,食管靜脈曲張均消失或明顯改善。19例術后不同程度肝功能損害和23例膈下積液、感染或胸腔積液,均經保守治療治愈。48例得到5~10年隨訪,2例(3.4%)再出血,2例(3.4%)發生餐后腦病。結論脾腎分流加門奇斷流的聯合手術應是目前治療門靜脈高壓癥的首選術式。
引用本文:
高琦,林擎天. 脾腎分流加門奇斷流術治療門靜脈高壓癥(附58例報告).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02, 9(4): 258-260. doi: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1. |
Orozco H, Mercado MA. The evolution of portal hypertension surgery: lessons from 1 000 operations and 50 years’ experience[J]. Arch Surg, 2000; 135(12)∶1389.
|
2. |
汪昱,鄭起,林擎天. 門靜脈高壓癥術后再出血的外科治療 [J].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01; 21(3)∶142.
|
3. |
譚毓銓. 門靜脈高壓癥手術或非手術治療的選擇 [J]. 外科理論與實踐, 1999; 4(2)∶69.
|
4. |
裘法祖, 楊鎮. 外科手術在門靜脈高壓癥治療中的地位和趨勢 [J]. 外科理論與實踐, 1999; 4(2)∶65.
|
5. |
汪昱,鄭起,馮昌寧. 不同術式治療門靜脈高壓合并出血的療效對比觀察 [J]. 上海醫學,1999; 22(12)∶731.
|
6. |
吳志勇. 脾腎靜脈分流加賁門周圍血管斷離術在門靜脈高壓癥外科中的地位 [J]. 肝膽胰外科雜志,2000; 12(4)∶171.
|
7. |
汪昱, 鄭起, 馮昌寧. 斷流加分流聯合術的門靜脈血流動力學變化與臨床療效 [J]. 外科理論與實踐, 2000; 5(2)∶111.
|
8. |
陳治平,吳志勇. 門靜脈高壓癥的術式選擇 [J]. 外科理論與實踐,1999; 4(2)∶71.
|
- 1. Orozco H, Mercado MA. The evolution of portal hypertension surgery: lessons from 1 000 operations and 50 years’ experience[J]. Arch Surg, 2000; 135(12)∶1389.
- 2. 汪昱,鄭起,林擎天. 門靜脈高壓癥術后再出血的外科治療 [J].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01; 21(3)∶142.
- 3. 譚毓銓. 門靜脈高壓癥手術或非手術治療的選擇 [J]. 外科理論與實踐, 1999; 4(2)∶69.
- 4. 裘法祖, 楊鎮. 外科手術在門靜脈高壓癥治療中的地位和趨勢 [J]. 外科理論與實踐, 1999; 4(2)∶65.
- 5. 汪昱,鄭起,馮昌寧. 不同術式治療門靜脈高壓合并出血的療效對比觀察 [J]. 上海醫學,1999; 22(12)∶731.
- 6. 吳志勇. 脾腎靜脈分流加賁門周圍血管斷離術在門靜脈高壓癥外科中的地位 [J]. 肝膽胰外科雜志,2000; 12(4)∶171.
- 7. 汪昱, 鄭起, 馮昌寧. 斷流加分流聯合術的門靜脈血流動力學變化與臨床療效 [J]. 外科理論與實踐, 2000; 5(2)∶111.
- 8. 陳治平,吳志勇. 門靜脈高壓癥的術式選擇 [J]. 外科理論與實踐,1999; 4(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