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總結對急腹癥在病情判斷方面的經驗。
方法 回顧性分析310例急腹癥患者的臨床資料。
結果 即時確診211例,經短暫觀察確診54例,經手術探查確診32例,未明確診斷但經保守治療痊愈好轉6例,誤診、漏診7例,總確診率為95.8%。
結論 急腹癥的病情判斷和動態觀察是明確診斷和及時治療的前提。只有勤于實踐并掌握正確的方法才能提高分析判斷能力。
引用本文:
周鳳剛. 急腹癥的病情判斷和動態觀察.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09, 16(8): 665-666. doi: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1. |
鄭顯理, 石水生主編. 中國急腹癥治療學 [M]. 第1版. 天津: 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6: 52-220.
|
2. |
吳孟超, 吳在德主編. 黃家駟外科學 [M]. 中冊. 第7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8: 1296-1300.
|
3. |
鄧彩妹. 急腹癥的超聲檢查及診斷分析 [J].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07; 6(8): 41-42.
|
4. |
梁君佐, 程娟. 超聲檢查急腹癥的臨床價值 [J]. 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 2007; 15(1): 49-50.
|
5. |
張更偉, 王鐘林, 劉柏林, 等. 老年急腹癥的外科特點 [J]. 吉林醫學, 2005; 26(10): 1130-1131.
|
6. |
夏穗生主編. 現代腹部外科學 [M]. 第1版. 武漢: 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6: 573-574.
|
7. |
趙先蘭, 馮向陽, 李筱梅. 妊娠合并急腹癥172例臨床分析 [J]. 實用婦產科雜志, 2001; 17(1): 50-51.
|
8. |
王治全, 魯鳴, 張曉弟. 腹部手術后再手術的教訓(附43例臨床分析) [J]. 陜西醫學雜志, 1999; 28(1): 15-16.
|
- 1. 鄭顯理, 石水生主編. 中國急腹癥治療學 [M]. 第1版. 天津: 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6: 52-220.
- 2. 吳孟超, 吳在德主編. 黃家駟外科學 [M]. 中冊. 第7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8: 1296-1300.
- 3. 鄧彩妹. 急腹癥的超聲檢查及診斷分析 [J].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07; 6(8): 41-42.
- 4. 梁君佐, 程娟. 超聲檢查急腹癥的臨床價值 [J]. 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 2007; 15(1): 49-50.
- 5. 張更偉, 王鐘林, 劉柏林, 等. 老年急腹癥的外科特點 [J]. 吉林醫學, 2005; 26(10): 1130-1131.
- 6. 夏穗生主編. 現代腹部外科學 [M]. 第1版. 武漢: 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6: 573-574.
- 7. 趙先蘭, 馮向陽, 李筱梅. 妊娠合并急腹癥172例臨床分析 [J]. 實用婦產科雜志, 2001; 17(1): 50-51.
- 8. 王治全, 魯鳴, 張曉弟. 腹部手術后再手術的教訓(附43例臨床分析) [J]. 陜西醫學雜志, 1999; 28(1):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