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ffp3e"><ins id="ffp3e"><ruby id="ffp3e"></ruby></ins></samp>

<menuitem id="ffp3e"><strong id="ffp3e"></strong></menuitem>

    <tbody id="ffp3e"></tbody>

    <tbody id="ffp3e"><bdo id="ffp3e"></bdo></tbody>
    1. <menuitem id="ffp3e"></menuitem>
    2. <progress id="ffp3e"><bdo id="ffp3e"></bdo></progress>

      <tbody id="ffp3e"></tbody>

    3. <progress id="ffp3e"><bdo id="ffp3e"><dfn id="ffp3e"></dfn></bdo></progress><tbody id="ffp3e"><nobr id="ffp3e"></nobr></tbody>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丁文惠" 1條結果
      • 伊布利特與胺碘酮轉復房顫, 房撲效果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統評價目前國內外伊布利特和胺碘酮治療心房顫動、心房撲動的療效及安全性。方法  計算機檢索PubMed、EMbase、CNKI、WanFang Data、VIP數據庫和Cochrane圖書館(2011年第2期),查找1994年1月~2011年1月期間發表的所有關于伊布利特和胺碘酮轉復房顫、房撲的中、英文隨機對照試驗(RCT)。由兩位研究者按照納入排除標準進行文獻篩選、資料提取和方法學質量評價后,采用RevMan 5.0軟件進行Meta 分析。 結果  最終納入8個RCT,共計506例患者。Meta分析結果顯示:① 伊布利特組轉復房顫、房撲的總有效率優于胺碘酮組[OR=2.27,95%CI(1.19,4.33),P=0.01];② 4個研究的合并分析結果顯示,伊布利特組轉復房顫的療效與胺碘酮組相當[OR=1.61,95%CI(0.96,2.71),P=0.07],但伊布利特組轉復房撲的療效更優[OR=8.97,95%CI(4.51,17.84),Plt;0.000 01];③ 5個研究的合并分析結果顯示,伊布利特組轉復房顫、房撲時間明顯短于胺碘酮組[WMD= –126.55 min,95%CI(–202.35,–50.76),P=0.001];④ 4個研究報告了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兩組總不良反應發生率相當[OR=1.13,95%CI(0.37,3.43),P=0.83],但伊布利特組心血管系統不良反應發生率更高[OR=2.36,95%CI(1.40,4.01),P=0.001]。 結論  伊布利特治療房顫、房撲的總轉復率和單獨治療房撲的轉復率均高于胺碘酮,且轉復房撲和房顫的時間明顯短于胺碘酮,但兩者對房顫的轉復效率相當;兩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相似,但伊布利特致心律失常的作用較胺碘酮多見。由于納入研究數量及質量有限,需要開展更多高質量隨機對照臨床試驗進一步確認。

        發表時間:2016-09-07 10:58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小泉真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