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ffp3e"><ins id="ffp3e"><ruby id="ffp3e"></ruby></ins></samp>

<menuitem id="ffp3e"><strong id="ffp3e"></strong></menuitem>

    <tbody id="ffp3e"></tbody>

    <tbody id="ffp3e"><bdo id="ffp3e"></bdo></tbody>
    1. <menuitem id="ffp3e"></menuitem>
    2. <progress id="ffp3e"><bdo id="ffp3e"></bdo></progress>

      <tbody id="ffp3e"></tbody>

    3. <progress id="ffp3e"><bdo id="ffp3e"><dfn id="ffp3e"></dfn></bdo></progress><tbody id="ffp3e"><nobr id="ffp3e"></nobr></tbody>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任程" 1條結果
      • 活性多孔納米復合人工顆粒骨修復下肢承重骨大塊良性腫瘤性骨缺損療效觀察

        目的 觀察和評估活性多孔納米復合人工顆粒骨納米羥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骨修復下肢承重骨大塊良性腫瘤性骨缺損的臨床療效。 方法 選取2007年12月-2011年5月,良性骨腫瘤行股骨和脛骨手術術后骨缺損較大,需植骨填充且植骨量>20 g的患者67例。其中骨巨細胞瘤26例,纖維結構不良18例,骨囊腫10例,其他良性骨腫瘤13例。腫瘤刮除后瘤腔大小為3.0 cm×2.0 cm×1.5 cm~7.0 cm×3.0 cm×3.0 cm。全部患者行病灶刮除、瘤腔滅活、大量打壓式植入n-HA/PA66人工骨,根據患者情況加用同種異體松質骨、含DBM人工骨,并根據皮質受累范圍及厚度選擇適當內固定。定期隨訪觀察傷口愈合情況、患者肝腎功能、免疫指標、關節活動度及植骨處愈合情況。 結果 67例患者全部獲得隨訪,隨訪時間7~45個月,平均31.3個月。所有患者傷口均I/甲愈合,術后無肝、腎功能損害,無免疫相關疾病發生。患者植骨愈合時間為術后3~9個月,平均4.6個月,愈合率95.2%。術后骨巨細胞瘤患者局部復發3例,均經再次手術,隨訪未再復發。 結論 n-HA/PA66顆粒骨可作為下肢承重骨大塊良性腫瘤性骨缺損的植骨填充材料。

        發表時間:2016-09-07 02:34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小泉真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