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ffp3e"><ins id="ffp3e"><ruby id="ffp3e"></ruby></ins></samp>

<menuitem id="ffp3e"><strong id="ffp3e"></strong></menuitem>

    <tbody id="ffp3e"></tbody>

    <tbody id="ffp3e"><bdo id="ffp3e"></bdo></tbody>
    1. <menuitem id="ffp3e"></menuitem>
    2. <progress id="ffp3e"><bdo id="ffp3e"></bdo></progress>

      <tbody id="ffp3e"></tbody>

    3. <progress id="ffp3e"><bdo id="ffp3e"><dfn id="ffp3e"></dfn></bdo></progress><tbody id="ffp3e"><nobr id="ffp3e"></nobr></tbody>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傅仰木" 1條結果
      • 關節鏡下帶線可吸收雙錨釘治療脛骨髁間嵴撕脫骨折

        目的 探討關節鏡下帶線可吸收雙錨釘治療脛骨髁間嵴撕脫骨折的方法及臨床療效。 方法 2007年2 月- 2009 年8 月,對18 例脛骨髁間嵴撕脫骨折患者于關節鏡下應用帶線可吸收雙錨釘進行骨折復位及固定。男12 例女6 例;年齡17 ~ 48 歲,平均30.6 歲。致傷原因:交通事故傷4 例,運動傷8 例,摔傷6 例。左側7 例,右側11 例。前抽屜試驗及Lachman 試驗均呈陽性,Lysholm 評分為(53.9 ± 6.7)分,國際膝關節文獻委員會(IKDC)2000 主觀膝關節評分為(58.1 ± 3.7)分。根據Meyers-McKeever 脛骨髁間嵴撕脫骨折分型:Ⅱ型10 例,Ⅲ型7 例,Ⅳ型1 例。受傷至手術時間為6 ~ 20 d,平均10.2 d。 結果 術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13 ~ 43 個月,平均29.1 個月。術后即刻X 線片檢查示脛骨髁間嵴撕脫骨折復位良好,術后3 個月X 線片復查示髁間嵴骨折均愈合。末次隨訪時,患肢膝關節活動范圍達0 ~ 130°;除2 例Lachman 試驗陰性、前抽屜試驗弱陽性外,其余16 例兩項檢查均呈陰性;Lysholm 評分為(91.6 ± 4.2)分,與術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2.100,P=0.000);IKDC2000 主觀膝關節評分為(92.8 ± 5.9)分,與術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0.700,P=0.000)。 結論 關節鏡下應用帶線可吸收雙錨釘治療脛骨髁間嵴撕脫骨折,能實現有效復位、牢固固定以及骨折臨床愈合,具有創傷小、操作簡便等優點。

        發表時間:2016-08-31 05:42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小泉真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