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索研究 p53 與線粒體共定位的最佳免疫熒光條件,為檢測蛋白質與線粒體共定位的研究提供參考。方法低氧處理 HeLa 細胞,免疫印跡檢測 p53 表達;分別使用甲醇固定 HeLa 細胞、甲醇:丙酮混合液(體積比 1∶1)固定 HeLa 細胞、4% 多聚甲醛固定 HeLa 細胞,前二者不作通透處理,后者用 0.1% 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X 100)通透,同時染色 p53 和線粒體;用 4% 多聚甲醛固定 HeLa 細胞后,降低 Triton-X 100 濃度至 0.05%、0.025%、0.01% 和 0.005%,同時染色 p53 和線粒體;用 4% 多聚甲醛固定 HeLa 細胞后,Triton-X 100 濃度降至 0.01% 和 0.005%,通透標記 p53 后再次使用 0.1% Triton-X 100 重新通透細胞器膜染色線粒體。結果低氧后 p53 表達上調(P<0.01),可用于后續免疫熒光實驗。使用甲醇和混合液固定組均可同時在細胞核及細胞質內觀察到明顯的 p53 信號,并可觀測到其與線粒體的共定位,混合液組共定位更明顯。多聚甲醛固定組用 0.1% Triton-X 100 通透后 p53 信號主要在細胞核內,未能觀察到共定位;使用 4% 多聚甲醛固定后,降低 Triton-X 100 濃度至 0.05% 和 0.025%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 p53 核內信號,增強共定位信號,但細胞核內信號仍強于細胞質,當降低至 0.01% 和 0.005%,細胞質內檢測到 p53 信號,細胞核內未檢測到 p53 信號,提示此條件下核膜未被通透,但同樣也未能通透線粒體膜,導致線粒體標記失敗;二次通透完全規避 p53 核內信號,并成功標記線粒體,檢測到 p53 與線粒體的共定位。結論使用甲醇或混合液固定可觀察到 p53 與線粒體共定位,其中混合液效果更佳;使用 4% 多聚甲醛固定結合 2 次通透可有效避免核內信號,檢測到 p53 和線粒體的共定位。
目的識別氧化應激(oxidative stress,OS)基因在肺癌中的因果效應和潛在機制。方法從GeneCards數據庫中提取OS相關基因。使用匯總數據的孟德爾隨機化(summary data-based Mendelian randomization,SMR)方法對肺癌的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數據與血液中的基因表達、DNA甲基化數量性狀位點(eQTL and mQTL)進行整合分析,以確定OS基因與肺癌風險的因果關系。對OS基因QTL和肺癌風險位點進行共定位分析,深入了解肺癌風險的潛在調控機制。結果通過SMR分析,確定了OS相關基因與肺癌存在潛在因果關系。發現AGER表達水平與肺癌風險有關[OR=1.944,95%CI(1.431,2.640),P<0.001],ATF6B表達水平與肺癌風險有關[OR=1.508,95%CI(1.287,1.767),P<0.001]。同時,ATF6B甲基化水平與肺癌風險有關。結論OS相關基因與肺癌風險有關,可能成為抗癌藥物的潛在作用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