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ffp3e"><ins id="ffp3e"><ruby id="ffp3e"></ruby></ins></samp>

<menuitem id="ffp3e"><strong id="ffp3e"></strong></menuitem>

    <tbody id="ffp3e"></tbody>

    <tbody id="ffp3e"><bdo id="ffp3e"></bdo></tbody>
    1. <menuitem id="ffp3e"></menuitem>
    2. <progress id="ffp3e"><bdo id="ffp3e"></bdo></progress>

      <tbody id="ffp3e"></tbody>

    3. <progress id="ffp3e"><bdo id="ffp3e"><dfn id="ffp3e"></dfn></bdo></progress><tbody id="ffp3e"><nobr id="ffp3e"></nobr></tbody>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關鍵詞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關鍵詞 包含"前臂旋后" 2條結果
      • 橈側腕屈肌移位重建前臂旋后功能一例

        目的 總結橈側腕屈肌移位重建前臂旋后功能的臨床療效。 方法 2009 年8 月收治1 例因高處墜落傷致前臂旋后畸形2 年的22 歲男性患者。患者前臂旋后功能受限,固定于旋轉中立位,主動旋后消失,被動旋后正常;屈肘肌肌力3 級,屈腕肌肌力正常;肩、腕、掌指及指間活動正常。采用橈側腕屈肌移位重建前臂旋后功能。 結果 術后切口Ⅰ期愈合,患者獲隨訪1 年。患肢前臂旋后50°,旋后肌力4 級,配合肩關節外展、外旋功能,可滿足日常生活需要。 結論 在尺側腕屈肌、旋前圓肌、肱橈肌功能障礙或已用于重建其他功能時,采用橈側腕屈肌可較好地重建前臂旋后功能。

        發表時間:2016-08-31 05:43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橈側腕屈肌移位重建前臂旋后功能

        臂叢神經損傷或小兒麻痹后遺癥,因肌肉麻痹導致旋后功能障礙,影響手功能的發揮。為了尋找重建旋后功能的動力肌,解剖觀察了50側成年男尸的橈側腕屈肌。發現該肌有多源性血管供血,主要來自肱動脈和橈動脈。由正中神經肌支支配肌肉運動;只要保留近側1/3肌腹便能保證全肌的血液供應及神經支配。根據解剖資料,設計了用橈側腕屈肌遠側2/3段,經前臂尺側到橈背側,將肌腱于前臂極度旋后位,固定在橈骨莖突近端6 cm~10 cm的橈骨干上。臨床應用4例,經平均3.2年隨訪,旋后功能恢復良好。認為,在尺側腕屈肌、旋前圓肌麻痹,或需用來重建其它運動功能時,是選擇橈側腕屈肌移位重建前臂旋后功能的最佳適應證

        發表時間:2016-09-01 11:07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小泉真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