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ffp3e"><ins id="ffp3e"><ruby id="ffp3e"></ruby></ins></samp>

<menuitem id="ffp3e"><strong id="ffp3e"></strong></menuitem>

    <tbody id="ffp3e"></tbody>

    <tbody id="ffp3e"><bdo id="ffp3e"></bdo></tbody>
    1. <menuitem id="ffp3e"></menuitem>
    2. <progress id="ffp3e"><bdo id="ffp3e"></bdo></progress>

      <tbody id="ffp3e"></tbody>

    3. <progress id="ffp3e"><bdo id="ffp3e"><dfn id="ffp3e"></dfn></bdo></progress><tbody id="ffp3e"><nobr id="ffp3e"></nobr></tbody>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關鍵詞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關鍵詞 包含"小波熵" 1條結果
      • 基于雙密度雙樹復小波變換的癲癇發作期自動檢測算法

        正確區分癲癇發作期(seizure)與非發作期(non-seizure)對癲癇治療有著重要意義。本研究以顱內腦電信號(iEEG)作為研究對象,提出了一種基于雙密度雙樹復小波變換(DD-DT CWT)的癲癇發作期自動檢測算法。實驗數據來自美國國家衛生研究所(NINDS)設立在Kaggle上的15 719個競賽數據,處理后的數據庫由55 023段發作期數據和501 990段非發作期數據組成,每段數據長1 s,包含174個采樣點。首先對信號進行重采樣;然后利用DD-DT CWT處理腦電信號,并從中提取小波熵、方差、能量和均值共四類特征;最后使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機(LS-SVM)學習分類,并通過比較不同小波分解層數下的實驗結果選取合適的分解層數。實驗結果表明:所提取的四類特征在發作期與非發作期存在差異,八位患者中,采用3層分解時分類的平均準確率較高,達到91.98%,靈敏度為90.15%,特異性為93.81%。本文工作表明,我們提出的算法在癲癇患者腦電信號的二分類中有優良的性能,能夠自動高效地檢測出癲癇發作期。

        發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小泉真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