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ffp3e"><ins id="ffp3e"><ruby id="ffp3e"></ruby></ins></samp>

<menuitem id="ffp3e"><strong id="ffp3e"></strong></menuitem>

    <tbody id="ffp3e"></tbody>

    <tbody id="ffp3e"><bdo id="ffp3e"></bdo></tbody>
    1. <menuitem id="ffp3e"></menuitem>
    2. <progress id="ffp3e"><bdo id="ffp3e"></bdo></progress>

      <tbody id="ffp3e"></tbody>

    3. <progress id="ffp3e"><bdo id="ffp3e"><dfn id="ffp3e"></dfn></bdo></progress><tbody id="ffp3e"><nobr id="ffp3e"></nobr></tbody>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關鍵詞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關鍵詞 包含"微量泵" 2條結果
      • 兩種不同方式配制微量泵藥液的效率和效果評價

        目的對比和評價兩種不同方式配制微量泵藥液的效率及效果。 方法2014年8月-10月隨機選取臨床護士50名,分別以傳統標準式和改良式配制A溶液和B溶液,其中A溶液為去甲腎上腺素8 mg(每支規格為2 mg/1 mL)+5%葡萄糖水注射液46 mL,B溶液為多巴胺200 mg(每支規格為20 mg/2 mL)+生理鹽水 30 mL。比較同種溶液兩種方式所需時間和同種方式兩種溶液所需時間;均模擬臨床24 h后取注射器前、中、后(即:乳突處、25 mL、50 mL)處液體各1 mL作為標本培養后高倍鏡下觀察。 結果配制A溶液共抽吸藥液5次,配制B溶液共抽吸藥液11次。改良式和傳統標準式配制A溶液平均時間分別為(37.85±4.33)、(86.44±12.25)s,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改良式和傳統標準式配制B溶液平均時間分別為(49.75±6.12)、(105.08±9.50)s,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所有標本培養72 h后鏡下均未發現菌落。結論 改良式節約了微量泵藥液配制時間且不會導致藥液污染,值得在臨床進一步研究和推廣。

        發表時間:2016-11-23 05:46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微量泵補鉀與傳統補鉀在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比較

        目的 探討微量泵補鉀在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患者治療中的可行性及應用效果。 方法 2018 年 3 月—5 月納入行 CRRT 的危重癥患者,并隨機分為微量泵組和傳統補鉀組。治療過程中,微量泵組使用微量泵入 10% 氯化鉀,傳統補鉀組采用傳統的加 10% 氯化鉀入置換液的方式補鉀,通過測定兩組患者 CRRT 治療前(0 h)和治療后 2、8、12、24 h 外周血鉀水平、血鉀控制達標率、不良事件發生率、平均更換液袋次數、平均停泵時間、達成劑量和實際補鉀量比較兩組加鉀方式的應用效果。 結果 共納入 60 例患者,兩組各 30 例。兩組患者 CRRT 治療前(0 h)和治療后 2、8、12、24 h 外周血鉀水平、血鉀控制達標率和達成劑量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不良事件發生率、平均更換液袋次數、平均停泵時間和實際補鉀量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微量泵補鉀在 CRRT 患者治療中的應用具備可行性及安全性,且較傳統補鉀方式更具優勢,可在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發表時間:2018-07-27 09:54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小泉真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