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ffp3e"><ins id="ffp3e"><ruby id="ffp3e"></ruby></ins></samp>

<menuitem id="ffp3e"><strong id="ffp3e"></strong></menuitem>

    <tbody id="ffp3e"></tbody>

    <tbody id="ffp3e"><bdo id="ffp3e"></bdo></tbody>
    1. <menuitem id="ffp3e"></menuitem>
    2. <progress id="ffp3e"><bdo id="ffp3e"></bdo></progress>

      <tbody id="ffp3e"></tbody>

    3. <progress id="ffp3e"><bdo id="ffp3e"><dfn id="ffp3e"></dfn></bdo></progress><tbody id="ffp3e"><nobr id="ffp3e"></nobr></tbody>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戴海英" 1條結果
      • 改良拱頂石皮瓣在關節部位皮膚軟組織缺損修復中的應用

        目的探討改良拱頂石皮瓣修復關節及其鄰近部位皮膚軟組織缺損的臨床效果。方法2013 年 3 月—2017 年 12 月,采用改良拱頂石皮瓣修復 10 例關節部位皮膚軟組織缺損。男 6 例,女 4 例;年齡 17~72 歲,平均 57.5 歲。均為關節活動部位軟組織,其中髖關節 2 例,膝關節 4 例,肘關節 3 例,腕關節 1 例。軟組織缺損原因:瘢痕攣縮切除后 3 例,基底細胞癌 3 例,鱗狀細胞癌 3 例,皮膚隆突性纖維肉瘤 1 例。軟組織缺損范圍 4 cm×3 cm~11 cm×11 cm。緊鄰創面設計拱頂石皮瓣,在創面對側皮瓣底邊處設計 V 形皮瓣。皮瓣切取范圍 7 cm×3 cm~35 cm×10 cm。術后皮瓣移植區進行持續負壓吸引 3~6 d。結果術后皮瓣順利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 6~24 個月,平均 15 個月。皮瓣移植區皮膚質地、顏色與鄰近區域近似,關節活動度良好。患者對功能及形態均較滿意。結論改良拱頂石皮瓣修復關節部位皮膚軟組織缺損操作簡便,愈合后軟組織厚度、膚色與周圍皮膚相似,關節功能不受限,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

        發表時間:2019-05-06 04:46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小泉真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