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系統評價長效抗菌材料預防繼發性尿路感染的效果。 方法 計算機檢索 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CNKI、CBM、WanFang Data 和 VIP 數據庫,搜集有關長效抗菌材料預防繼發性尿路感染效果的隨機對照試驗(RCT),檢索時限均從建庫至 2016 年 11 月。由 2 名研究者獨立篩選文獻、提取資料并評價納入研究的偏倚風險后,采用 RevMan 5.3 軟件進行 Meta 分析。 結果 共納入 16 個 RCT。Meta 分析結果顯示:與常規護理相比,長效抗菌材料能降低尿路感染發生率[Peto OR=0.17,95%CI(0.13,0.23),P<0.000 01]和尿路細菌陽性率[Peto OR=0.15,95%CI(0.08,0.27),P<0.000 01]。 結論 當前證據表明,長效抗菌材料能夠降低繼發性尿路感染。受納入研究數量和質量的限制,上述結論尚待更多高質量研究予以驗證。
目的對生物醫學領域新興抗菌水凝膠治療感染創面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旨在為臨床治療感染創面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方法廣泛查閱近年來國內外抗菌水凝膠的研究文獻,對治療感染創面的抗菌水凝膠進行分類和總結。 結果抗菌水凝膠可以分為固有抗菌水凝膠、抗菌劑釋放型水凝膠及環境響應型抗菌水凝膠3類,分別從抗菌材料、抗菌機制、抗菌能力、生物相容性等方面進行了優劣勢探討。固有抗菌水凝膠具有來源廣、成本低、制備簡單的特性,但抗菌能力相對較弱。抗菌劑釋放型水凝膠引入了新的抗菌物質,如抗菌肽、金屬離子、石墨烯材料等,為替代抗生素療法提供了新的治療策略。環境響應型抗菌水凝膠在抗菌材料基礎上加入了光熱效應、pH值、磁力等環境促進因素,協同增強了水凝膠的抗菌性能,提高了水凝膠的精準調控功能和仿生效果。 結論多種材料的選擇、多種抗菌劑的添加以及各種促進因素的作用,使復合抗菌水凝膠表現出多重特性。開發能夠滿足實際臨床應用的抗菌水凝膠仍然是一個重大挑戰,拓展抗菌水凝膠的應用范圍、構建載藥系統水凝膠、研發智能化水凝膠,仍是未來需要探索研究的新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