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ffp3e"><ins id="ffp3e"><ruby id="ffp3e"></ruby></ins></samp>

<menuitem id="ffp3e"><strong id="ffp3e"></strong></menuitem>

    <tbody id="ffp3e"></tbody>

    <tbody id="ffp3e"><bdo id="ffp3e"></bdo></tbody>
    1. <menuitem id="ffp3e"></menuitem>
    2. <progress id="ffp3e"><bdo id="ffp3e"></bdo></progress>

      <tbody id="ffp3e"></tbody>

    3. <progress id="ffp3e"><bdo id="ffp3e"><dfn id="ffp3e"></dfn></bdo></progress><tbody id="ffp3e"><nobr id="ffp3e"></nobr></tbody>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朱孟德" 1條結果
      • 嗜酸性粒細胞減少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中的臨床意義

        目的探討嗜酸性粒細胞減少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患者中的臨床意義。方法回顧性分析于 2020 年 1 月 23 日至 2020 年 3 月 10 日期間在安徽省三所醫院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臨床資料及診治經過。結果共收集 59 例新冠肺炎患者臨床資料,男性患者 32 例,中位年齡為 39 歲。出現嗜酸性粒細胞減少患者共 30 例。與非嗜酸性粒細胞減少組相比,嗜酸性粒細胞減少組患者咳嗽、咳痰和乏力等癥狀更為常見,具有顯著性統計學差異。嗜酸性粒細胞減少組的淋巴細胞計數(中位數 101 個/μL)顯著低于非嗜酸性粒細胞減少組(中位數 167 個/μL,P<0.001)。嗜酸性粒細胞減少組接受糖皮質激素治療的比例顯著高于非嗜酸性粒細胞減少組(50.0% 比 13.8%,P=0.005)。多因素分析示淋巴細胞計數降低是嗜酸性粒細胞減少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比值比 6.566,95% 可信區間 1.101~39.173,P=0.039)。結論嗜酸性粒細胞減少在新冠肺炎患者中較為常見,其患者具有不同的臨床特征。淋巴細胞計數降低可能是導致新冠肺炎患者嗜酸性粒細胞減少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

        發表時間:2021-06-30 03:37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小泉真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