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ffp3e"><ins id="ffp3e"><ruby id="ffp3e"></ruby></ins></samp>

<menuitem id="ffp3e"><strong id="ffp3e"></strong></menuitem>

    <tbody id="ffp3e"></tbody>

    <tbody id="ffp3e"><bdo id="ffp3e"></bdo></tbody>
    1. <menuitem id="ffp3e"></menuitem>
    2. <progress id="ffp3e"><bdo id="ffp3e"></bdo></progress>

      <tbody id="ffp3e"></tbody>

    3. <progress id="ffp3e"><bdo id="ffp3e"><dfn id="ffp3e"></dfn></bdo></progress><tbody id="ffp3e"><nobr id="ffp3e"></nobr></tbody>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李宏志" 1條結果
      • 微創克氏針髓內固定治療第五掌骨頸骨折

        目的總結應用2枚克氏針經髓撬撥復位髓內固定治療第5掌骨頸骨折的療效。 方法2013年5月-2015年4月,應用2枚克氏針經髓撬撥復位髓內固定治療32例第5掌骨頸骨折患者。男31例,女1例;年齡17~42歲,平均24.6歲。均為握拳錘擊外物致閉合性骨折。受傷至入院時間0.5~7 d,平均1.2 d。影像學檢查示,掌骨頭無骨折,骨折有明顯側方移位、掌側移位。 結果術后切口均Ⅰ期愈合。32例均獲隨訪,隨訪時間3~6個月,平均4.2個月。2例術后復查X線片示掌骨頭向遠端分離移位,行手法復位;其余患者均于術后4~6周拔除克氏針,平均4.4周。骨折愈合時間10~13周,平均11.3周。術后3個月患側掌指關節活動度為(85.719±4.136)°,與健側(87.250±2.369)°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912,P=0.065)。第5掌骨頭無塌陷、小指無旋轉畸形。 結論采用2枚克氏針經髓撬撥復位髓內固定治療第5掌骨頸骨折創傷小,操作簡便,術后無需石膏外固定,可以早期活動掌指關節及腕關節,手部功能恢復較快。

        發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小泉真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