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ffp3e"><ins id="ffp3e"><ruby id="ffp3e"></ruby></ins></samp>

<menuitem id="ffp3e"><strong id="ffp3e"></strong></menuitem>

    <tbody id="ffp3e"></tbody>

    <tbody id="ffp3e"><bdo id="ffp3e"></bdo></tbody>
    1. <menuitem id="ffp3e"></menuitem>
    2. <progress id="ffp3e"><bdo id="ffp3e"></bdo></progress>

      <tbody id="ffp3e"></tbody>

    3. <progress id="ffp3e"><bdo id="ffp3e"><dfn id="ffp3e"></dfn></bdo></progress><tbody id="ffp3e"><nobr id="ffp3e"></nobr></tbody>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李文衍" 1條結果
      • 顱內原發生殖細胞瘤的臨床特征

        【摘要】 目的 探討顱內原發生殖細胞瘤的臨床特征。方法 收集華西醫院腦外科2000年1月—2009年3月119例顱內原發生殖細胞瘤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發病率約占同期顱內腫瘤的 1.1%。男〖DK〗∶女=1.64〖DK〗∶1,平均發病年齡15.4歲。臨床表現主要為顱內高壓癥狀及視力視野改變,分別為61、56例;腫瘤主要來源于松果體區及鞍區;64例患者行放療或放療加化療,隨訪45例。55例患者行手術治療(其中術后行單純放療19例,放療加化療5例),隨訪36例。隨訪時間3~94個月,平均29.7個月。行放療和放化療的患者3、5年生存率明顯高于單純行手術治療的患者。結論 顱內原發生殖細胞瘤多見于兒童及青少年,男性多見,腫瘤大多位于松果體區及鞍區。臨床表現位于松果體區者主要為顱內高壓癥狀等,位于鞍區者主要為視力視野改變、尿崩等。放療聯合化療是主要治療手段。

        發表時間:2016-09-08 09:37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小泉真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