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總結對腹主動脈瘤破裂患者的急救措施及護理對策。 方法 回顧分析2004年1月-2008年2月收治的11例腹主動脈瘤破裂患者搶救及護理過程。 結果 6例患者治愈出院,5例死亡,其中術中失血性休克死亡1例,術后消化道大出血及多功能器官衰竭死亡2例,放棄治療出院后死亡2例,存活率為54.5%。 結論 通過對腹主動脈瘤破裂患者采取及時有效的搶救配合及護理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手術的成功率及生存率。
【摘要】 目的 總結89例復發性肝癌患者行經皮或開腹射頻消融術圍手術期的護理。 方法 2005年9月-2009年9月收治的89例復發性肝癌患者行經皮或開腹射頻消融術,做好術前心理護理,術前指導及各項準備;術后嚴密觀察病情及并發癥預防,做好出院指導。 結果 81例順利出院,經皮組出現發熱2例、傷口感染2例、腹水1例,開腹組出現腹水、發熱、房顫、胸水各1例,經治療后出院。 結論 良好的圍術期護理能有效地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的生命。
目的研究甲胎蛋白-腫瘤負荷評分(alpha fetoprotein-tumor burden score,ATS)對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初次切除術后長期預后的影響。方法回顧性收集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內江市第一人民醫院、成都大學附屬醫院、宜賓市第二人民醫院、資陽市中心醫院2015–2022年間期間行初次肝切除的2 907例HCC患者的臨床資料。使用X-tile軟件計算ATS評分的最佳截斷值,采用Cox比例風險回歸模型分別探索HCC患者術后無復發生存(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和總體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的危險因素。結果2 907例患者均獲訪,隨訪時間1~90個月,中位隨訪時間為37個月。隨訪期間,復發1 364例(46.9%,復發時間為術后1~89個月),死亡841例(29.1%,死亡時間為術后1~88個月)。隨訪患者的1、2、3年OS率分別為89.3%、81.4%、75.9%,1、2、3年RFS率分別為76.0%、64.3%、57.2%。低、中、高ATS評分HCC患者的5年RFS率分別為56.4%、45.0%和27.2%,低ATS評分患者的RFS好于高ATS評分患者(χ2=264.747,P<0.001)。低、中、高ATS評分HCC患者的5年OS率分別為78.0%、59.8%和38.8%,低ATS評分患者的OS好于高ATS評分患者(χ2=372.685,P<0.001)。多因素分析結果表明,控制患者性別、年齡、肝功能、微血管侵犯、腫瘤分化、BCLC分期后,中ATS評分 [RR=1.375,95%CI(1.209,1.564),P=0.005]、高ATS評分 [RR=2.048,95%CI(1.764,2.377),P<0.001]是術后RFS的危險因素;中ATS評分 [RR=1.779,95%CI(1.499,2.112),P<0.001]、高ATS評分 [RR=2.676,95%CI(2.211,3.239),P<0.001] 也是影響術后OS的危險因素。結論ATS評分能夠預測HCC患者初次切除術后的預后,高ATS評分的患者術后復發率更高,總體生存期更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