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系統評價食管癌根治術后吻合口瘺風險預測模型,為選擇合適模型提供客觀依據。方法全面檢索中國知網、萬方、維普、CBM、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數據庫中與食管癌根治術后吻合口瘺風險預測模型的相關研究,檢索時限為建庫至2023年4月30日。由2名研究者獨立篩選文獻并提取資料信息,使用PROBAST工具進行文獻偏倚風險及適用性評估,采用RevMan5.3軟件對模型中具有共同預測因子的預測價值進行Meta分析。結果共納入18項研究,包括中文文獻11篇和英文文獻7篇。預測模型的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the curve,AUC)為0.68~0.954,其中10個模型的AUC>0.8,提示預測性能較好,但納入研究的偏倚風險較高,主要表現在研究設計及數據分析領域。結論食管癌根治術后吻合口瘺風險預測模型研究尚處于發展階段,未來研究可參考本研究經Meta分析歸納的常見預測因子,結合臨床實際選擇恰當的方法開發和驗證吻合口瘺預測模型,對存在高風險吻合口瘺患者盡早給予針對性的預防措施。
目的系統評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院后30天內再入院風險預測模型,為臨床選擇風險評估工具提供借鑒。方法計算機檢索CNKI、WanFang Data、VIP、CBM、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數據庫中與研究目的相關的文獻,檢索時限均為建庫至2023年4月25日。文獻篩選和數據提取由2名研究者獨立進行,采用預測模型研究的偏倚風險評估工具對納入文獻的偏倚風險和適用性進行評價。結果共納入8項研究,包含14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院后30天內再入院風險預測模型,總樣本量為125~8 263例,結局事件數為24~741例,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下面積為0.58~0.918。納入模型最常見的前5個預測因子為吸煙、合并癥、年齡、文化程度、家庭氧療。8項研究均存在一定的偏倚風險,主要是因為模型樣本量較小、未報告盲法、缺乏外部驗證、缺失數據處理不恰當。結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院后30天內再入院風險預測模型整體預測性能較好,但整體研究質量較低,未來應持續改進模型,為臨床早期識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院后30天內再入院高危人群提供科學的評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