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ffp3e"><ins id="ffp3e"><ruby id="ffp3e"></ruby></ins></samp>

<menuitem id="ffp3e"><strong id="ffp3e"></strong></menuitem>

    <tbody id="ffp3e"></tbody>

    <tbody id="ffp3e"><bdo id="ffp3e"></bdo></tbody>
    1. <menuitem id="ffp3e"></menuitem>
    2. <progress id="ffp3e"><bdo id="ffp3e"></bdo></progress>

      <tbody id="ffp3e"></tbody>

    3. <progress id="ffp3e"><bdo id="ffp3e"><dfn id="ffp3e"></dfn></bdo></progress><tbody id="ffp3e"><nobr id="ffp3e"></nobr></tbody>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梁舒涵" 1條結果
      • 經鉤椎關節及前椎板間隙入路松解交鎖關節突聯合頸椎前路植骨融合內固定治療交鎖性下頸椎骨折脫位

        目的探討經鉤椎關節及前椎板間隙入路松解交鎖關節突聯合頸椎前路植骨融合內固定治療交鎖性下頸椎骨折脫位的臨床療效。方法回顧分析 2013 年 1 月—2015 年 6 月收治的 12 例交鎖性下頸椎骨折脫位患者臨床資料。男 7 例,女 5 例;年齡 25~59 歲,平均 38.4 歲。病程 9.6 h~100 d,平均 7.3 d。單側交鎖 8 例,雙側交鎖 4 例;陳舊性 4 例,新鮮 8 例。損傷節段:C3、4 2 例,C4、5 5 例,C5、6 3 例,C6、7 2 例。滑脫程度 Meyerding 分度為 Ⅰ 度 9 例,Ⅱ 度 3 例。神經功能按美國脊髓損傷協會(ASIA)分級:C 級 2 例,D 級 6 例,E 級 4 例。采用經鉤椎關節及前椎板間隙入路松解交鎖關節突聯合頸椎前路植骨融合內固定治療。手術前后采用 ASIA 分級評價神經功能,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改良日本骨科協會評分、頸椎功能障礙指數(NDI)評分評價臨床療效,攝 X 線片測量融合節段前凸 Cobb 角;術后 6 個月評價椎間植骨融合情況。結果手術時間平均 78.30 min,術中出血量平均 167.30 mL,術后引流量平均 58.12 mL。術中、術后未予以輸血處理。術中無大血管、食管、氣管意外損傷;術后無喉頭水腫、吞咽困難、聲音嘶啞、腦脊液漏發生;無脊髓損傷、神經根損傷加重發生;切口 Ⅰ 期愈合,無感染發生。12 例均獲隨訪,隨訪時間 15~20 個月,平均 16.5 個月。術后患者神經損傷癥狀及功能均較術前明顯改善,術后 6 個月復查頸椎 X 線片示,Cage 或植骨塊無移位、斷裂,螺釘無松動、脫離,椎間植骨融合率達 100%。末次隨訪時 ASIA 分級、融合節段前凸 Cobb 角、頸痛 VAS 評分、改良 JOA 評分及 NDI 評分均較術前明顯改善(P<0.05)。結論經鉤椎關節及前椎板間隙入路松解交鎖關節突聯合頸椎前路植骨融合內固定治療交鎖性下頸椎骨折脫位臨床療效明確,使損傷節段獲得滿意復位、即刻穩定和重建、充分減壓,可有效防止脊髓二次損傷。

        發表時間:2021-01-29 03:56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小泉真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