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ffp3e"><ins id="ffp3e"><ruby id="ffp3e"></ruby></ins></samp>

<menuitem id="ffp3e"><strong id="ffp3e"></strong></menuitem>

    <tbody id="ffp3e"></tbody>

    <tbody id="ffp3e"><bdo id="ffp3e"></bdo></tbody>
    1. <menuitem id="ffp3e"></menuitem>
    2. <progress id="ffp3e"><bdo id="ffp3e"></bdo></progress>

      <tbody id="ffp3e"></tbody>

    3. <progress id="ffp3e"><bdo id="ffp3e"><dfn id="ffp3e"></dfn></bdo></progress><tbody id="ffp3e"><nobr id="ffp3e"></nobr></tbody>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汪青" 2條結果
      • 后外側倒 L 形入路 3.5 mm T 形支撐鋼板內固定治療單純后外側脛骨平臺骨折療效觀察

        目的 總結后外側倒 L 形入路 3.5 mm T 形支撐鋼板治療單純后外側脛骨平臺骨折的臨床療效。 方法 2011 年 3 月—2016 年 1 月,采用后外側倒 L 形入路 3.5 mm T 形支撐鋼板內固定治療單純后外側脛骨平臺骨折 13 例。男 6 例,女 7 例;年齡 28~52 歲,平均 43 歲。左側 5 例,右側 8 例;致傷原因:交通事故傷 6 例,摔傷 3 例,高處墜落傷 4 例。術前行 X 線片、CT 三維重建和 MRI 檢查,均為單純后外側脛骨平臺骨折;Schatzker 分型:Ⅱ型 4 例,Ⅲ型 9 例。受傷至手術時間 5~9 d,平均 7 d。 結果 術后 1 例患者切口皮膚壞死,給予清創植皮后創面愈合;余均Ⅰ期愈合。13 例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 10~16 個月,平均 13 個月。所有患者術后 3 個月 X 線片示骨折線均模糊,術后 12 個月骨折線均消失。無切口感染、重要血管神經損傷、內固定物松動或斷裂以及關節面再次移位塌陷等并發癥發生。末次隨訪時按改良美國特種外科醫院(HSS)膝關節功能評分評價膝關節功能,獲 89~97 分,平均 94 分;均達優。 結論 后外側倒 L 形入路 3.5 mm T 形支撐鋼板內固定可作為治療單純后外側脛骨平臺骨折的首選手術方式之一。

        發表時間:2017-07-13 11:1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植物來源外泌體樣納米囊泡在骨質疏松及骨關節炎中的作用

        植物來源外泌體樣納米囊泡(plant-derived exosome-like nanoparticle, PELN)是植物細胞分泌的一類納米級囊泡,具有重要的生物學功能。一方面,PELN 能夠通過影響破骨細胞、成骨細胞及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功能,發揮抗骨質疏松(osteoporosis, OP)的作用;另一方面,PELN 還能抑制炎癥反應,保護軟骨細胞,具有治療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 OA)的潛在價值。該文綜述了 PELN 的基本概念、形成及組分、分離及表征方法,并著重討論 PELN 對 OP 與 OA 的干預作用及分子機制。

        發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小泉真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