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觀察抗癲癇發作藥物普瑞巴林單藥治療對局灶性癲癇患者睡眠結構和睡眠質量的影響。方法收集新診斷為局灶起源的成人癲癇患者,采用普瑞巴林單藥治療,觀察該藥治療前后多導睡眠-視頻腦電圖(Polysomnography and video-electroencephalography,PSG-VEEG)、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失眠嚴重指數(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及Epworth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ore,ESS)評分的變化。結果 普瑞巴林治療顯著改善癲癇患者的睡眠結構參數:總睡眠時間增加(P<0.001)、睡眠潛伏期減少(P<0.001)、睡眠效率提高(P<0.001)、入睡后清醒時間減少(P<0.001)、睡眠維持效率提高(P<0.001)、N3期比例增加(P<0.001)。低睡眠效率組中,86.7%的患者治療后的睡眠效率提高到85%以上,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1)。普瑞巴林治療后PSQI評分明顯改善(P<0.001),ISI評分顯著降低(P<0.001),ESS評分無顯著變化(P>0.05)。結論普瑞巴林可增加癲癇患者的慢波睡眠,提高睡眠質量,改善失眠,且不會導致日間嗜睡。
目的分析當前版本華西腸癌數據庫(Database from Colorectal Cancer,DACCA)中術前蛋白水平對結直腸癌手術患者生存預后的影響。方法根據制定的篩選條件從2024年11月24日更新版DACCA中提取患者信息, Kaplan-Meier法繪制術前有和無低蛋白血癥患者的生存曲線并采用log-rank檢驗;同時采用單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風險回歸分析影響術前低蛋白血癥對結直腸癌患者手術后生存預后(觀察指標為總生存和疾病特異性生存期)的風險因素,檢驗水準α=0.05。結果納入1 217例結直腸癌患者,術前有低蛋白血癥患者252例,其發病率為20.7%。Kaplan-Meier法繪制的生存曲線經log-rank檢驗發現,術前有低蛋白血癥患者的總生存和疾病特異性生存情況均差于術前無低蛋白血癥患者(χ2=43.411,P<0.001;χ2=41.171,P<0.001);但是經多因素Cox比例風險回歸分析未發現術前有低蛋白血癥是結直腸癌患者手術后生存預后(觀察指標為總生存和疾病特異性生存期)的風險因素 [總生存期:HR(95%CI)=1.013(0.741,1.385),P=0.938;疾病特異性生存期:HR(95%CI)=1.003(0.719,1.399),P=0.987]。結論本研究結果提示,結直腸癌患者術前有低蛋白血癥發病率較高, 生存預后較術前無低蛋白血癥結直腸癌患者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