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索 Luminal A 型乳腺癌發生腋窩淋巴結轉移的影響因素,揭示其高危臨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顧性分析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間于筆者所在醫院確診的 237 例 Luminal A 型乳腺癌患者的臨床病理資料,通過單因素成組 χ2 檢驗及多因素 logistic 回歸分析方法,分析 Luminal A 型乳腺癌發生腋窩淋巴結轉移的相關臨床病理因素。結果237 例 Luminal A 型乳腺癌患者中,發生腋窩淋巴結轉移者 115 例,轉移率為 48.5%。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腫瘤多灶性(P=0.001)、p53 基因突變(P=0.012)和脈管侵犯(P=0.022)是 Luminal A 型乳腺癌發生腋窩淋巴結轉移的影響因素;多因素 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多灶性腫瘤(P=0.009)、p53 基因突變(P=0.019)和脈管侵犯(P=0.021)是其獨立危險因素。結論多灶性乳腺癌、p53 基因突變并伴有脈管侵犯是 Luminal A 型乳腺癌發生腋窩淋巴結轉移的風險因素。
目的探討血脂相與浸潤性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相關性。方法選取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乳腺外科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6 月期間收治確診為原發性浸潤性乳腺癌患者 375 例,檢測其血清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載脂蛋白 A(apolipoprotein A,ApoA)以及載脂蛋白 B(apolipoprotein B,ApoB)的濃度,根據乳腺癌患者術后免疫組化結果行分子分型,比較各亞型的測定值。結果4 種亞型患者的血清 TG、HDL-C 和 ApoA 濃度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血清 TC、LDL-C 和 ApoB 濃度在各亞型乳腺癌間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血清 TC 濃度 HER2 過表達型 [(5.08±1.00)mmol/L] 及三陰性 [(5.12±0.91)mmol/L] 乳腺癌高于 Luminal A 型 [(4.68±1.01)mmol/L] 及 Luminal B 型 [(4.79±0.93)mmol/L] 乳腺癌(P<0.05);LDL-C 濃度三陰性乳腺癌 [(3.14±0.88)mmol/L] 明顯高于 Luminal A 型 [(2.77±0.84)mmol/L] 及 Luminal B 型 [(2.87±0.81)mmol/L] 乳腺癌(P<0.05);血清 ApoB 濃度 Luminal B 型乳腺癌 [(0.94±0.23)g/L] 明顯低于三陰性 [(1.03±0.23)g/L]乳腺癌(P<0.05)。結論不同的乳腺癌亞型,其血清 TC、LDL-C 和 ApoB 濃度存在差異性,但 TG、HDL-C、ApoA 與乳腺癌分子分型無關。
目的探討肺移植術中紅細胞輸注量對術后氧合指數的影響。方法回顧性分析2021—2023年于南京醫科大學附屬無錫人民醫院肺移植受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接受肺移植患者術后0、24、48 h氧合指數是否>200 mm Hg分為非重度原發性移植物失功(primary graft dysfunction,PGD)組和重度PGD組,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和術中紅細胞輸注量對患者術后0、24、48 h氧合指數的影響。通過構建二元logistic回歸模型,探討紅細胞輸注量對術后不同時間段氧合情況(0、24、48 h)影響的效應值(OR值及其95%CI),并計算模型對應的ROC曲線下面積(AUC),以評估其診斷效能。結果 納入患者351例,其中男260例、女91例,年齡20~77歲。在術后0 h,術中輸紅細胞的比值比(OR)為1.486(95%CI,P=0.061);在術后24 h,OR為3.111(95%CI,P<0.001);在術后48 h,OR為1.583(95%CI,P=0.038),表明隨著時間的推移,接受肺移植患者術后氧合情況受到術中輸血量的顯著影響。此外,輸注紅細胞量>975 mL對患者術后24 h、48 h氧合影響顯著。結論術中輸紅細胞量對術后24 h和術后48 h的氧合狀態具有顯著影響,肺移植術中紅細胞輸注量與肺移植術后重度PGD發生相關,肺移植術中控制紅細胞輸注量有利于降低重度PGD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