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ffp3e"><ins id="ffp3e"><ruby id="ffp3e"></ruby></ins></samp>

<menuitem id="ffp3e"><strong id="ffp3e"></strong></menuitem>

    <tbody id="ffp3e"></tbody>

    <tbody id="ffp3e"><bdo id="ffp3e"></bdo></tbody>
    1. <menuitem id="ffp3e"></menuitem>
    2. <progress id="ffp3e"><bdo id="ffp3e"></bdo></progress>

      <tbody id="ffp3e"></tbody>

    3. <progress id="ffp3e"><bdo id="ffp3e"><dfn id="ffp3e"></dfn></bdo></progress><tbody id="ffp3e"><nobr id="ffp3e"></nobr></tbody>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申捷" 1條結果
      • 重癥監護室院內獲得性血流感染123例臨床分析

        目的了解重癥監護室院內獲得性血流感染(NBSI)的臨床特點、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 方法參照衛生部醫院感染診斷標準,對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院重癥監護室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所有血培養陽性的患者病史進行回顧性調查研究,并對患者臨床和病原學特征進行總結分析。 結果入選患者123例。基礎疾病以肺部感染最多,共60例,占48.8%。機械通氣者最多,共77例,占62.6%,其次為氣管插管43例(35.0%)和留置深靜脈導管38例(30.8%)。共發生NBSI 247例次,包括革蘭陽性菌152株(61.5%),革蘭陰性菌79株(32.0%),念珠菌16株(6.5%)。最常見的病原菌為表皮葡萄球菌80株(32.3%)、肺炎克雷伯菌33株(13.3%)。多數病原菌具有耐藥性,革蘭陽性菌僅對利奈唑胺無耐藥率。 結論重癥監護室NBSI的發生率較高,其致病菌以革蘭陽性菌為主,大多具有耐藥性,肺部感染最為常見,機械通氣患者更易并發NBSI。加強深靜脈導管的監控與管理有利于減少NBSI的發生。

        發表時間:2016-10-21 01:38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小泉真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