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ffp3e"><ins id="ffp3e"><ruby id="ffp3e"></ruby></ins></samp>

<menuitem id="ffp3e"><strong id="ffp3e"></strong></menuitem>

    <tbody id="ffp3e"></tbody>

    <tbody id="ffp3e"><bdo id="ffp3e"></bdo></tbody>
    1. <menuitem id="ffp3e"></menuitem>
    2. <progress id="ffp3e"><bdo id="ffp3e"></bdo></progress>

      <tbody id="ffp3e"></tbody>

    3. <progress id="ffp3e"><bdo id="ffp3e"><dfn id="ffp3e"></dfn></bdo></progress><tbody id="ffp3e"><nobr id="ffp3e"></nobr></tbody>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耿茜" 1條結果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康復初期肺功能及心肺運動功能評價

        目的評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后的肺功能及運動心肺功能。方法分析 2020 年 1 至 3 月期間我院收治的 10 例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出院后的靜態肺功能及心肺運動功能,并將 10 例患者分為非危重組(普通型 3 例、重型 2 例)和危重組(危重型 5 例)。5 例患者在出院 14 天時完成了肺通氣功能檢查;10 例出院 28 天時進行了肺通氣功能、彌散功能檢查和心肺運動試驗(CPET),同時以 10 例健康者作為對照。結果① 新冠肺炎組全部患者肺通氣功能指標用力肺活量占預計值百分比(FVC%pred)、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pred)、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與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呼氣峰值流量占預計值百分比(PEF%pred)、用力呼出氣量為 25%-75% 肺活量間的平均呼氣流量占預計值百分比均在正常范圍,且與正常組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3 例患者(30%)彌散功能指標中一氧化碳彌散量占預計值百分比(DLCO%pred)下降;全部患者的 CPET 指標中峰值攝氧量占預計值百分比(PeakVO2%pred)、攝氧效率斜率、氧脈搏占預計值百分比(VO2/HR%pred)下降,且與正常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但通氣效率指標中無氧閾時的二氧化碳通氣當量、二氧化碳通氣當量斜率與正常組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② 危重組患者 FVC%pred、VO2/HR%pred、PeakVO2%pred 較非危重組下降,其中 FVC%pred、VO2/HR%pred 下降有統計學意義(P<0.05)。③ 5 例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28 天時肺通氣功能中 FVC%pred、PEF%pred 較出院 14 天顯著改善(P<0.05)。結論新冠肺炎康復者心肺功能的主要損害為運動耐量下降;部分患者存在彌散功能降低,但隨著康復時間的延長,有改善的趨勢。

        發表時間:2021-06-30 03:37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小泉真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