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觀察皮膚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AGE)水平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R)的相關性,建立并初步驗證預測DR發生風險的列線圖模型。方法臨床病例對照研究。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于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分泌科和眼科就診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346例納入研究。其中,男性198例,女性148例;年齡……歲。根據是否伴有DR,將患者分為未伴DR組(NDR組)、伴DR組(DR組),分別為174、172例。所有患者采用糖尿病無創檢測儀行皮膚AGE檢測。詳細收集患者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紅蛋白(HbA1c)、空腹血糖、尿素(Urea)、肌酐(Crea)、尿酸、總膽固醇、三酰甘油、腎小球濾過率估計值(eGFR)、尿白蛋白濃度(UALB)、身體質量指數(BMI)。通過單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確定T2DM并發DR的獨立危險因素,構建DR風險的列線圖預測模型。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曲線)、校準曲線、決策曲線(DCA)對模型進行評價。結果DR組患者高血壓患病率(χ2=3.892)、糖尿病病程(Z=-7.708)、BMI(Z=-2.627)、HbA1c(Z=-4.484)、Urea(Z=-4.620)、Crea(Z=-3.526)、UALB(Z=-6.999)、AGE(Z=-8.097)顯著高于NDR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eGFR顯示低于NDR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6.061,P<0.05)。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AGE、糖尿病病程、HbA1c、UALB、eGFR是影響DR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基于多因素回歸分析結果,構建列線圖預測模型。列線圖預測模型的ROC曲線下面積為0.843,95%可信區間0.802~0.884,靈敏度、特異性分別為79.1%、75.9%;校準曲線與理想曲線基本一致。DCA分析結果顯示,模型預測患者發生DR的風險閾值為0.17~0.99,列線圖模型提供臨床凈收益>0。結論皮膚AGE是T2DM并發DR的獨立危險因素。基于AGE、糖尿病病程、HbA1c、eGFR、UALB構建的預測模型可比較精準地預測T2DM并發DR的風險。
目的觀察眼弓蛔蟲病(OT)患者的臨床特征和治療預后。方法回顧性臨床研究。2018年3月至2021年9月于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眼科檢查確診的OT患者40例40只眼納入研究。所有患眼均行最佳矯正視力(BCVA)、掃描激光檢眼鏡(SLO)檢查。同時行彩色多普勒超聲血流成像(CDFI)、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相干斷層掃描(OCT)檢查分別為25、26、26只眼。40例患者中,男性23例(57.5%,23/40),女性17例(42.5%,17/40);均為單眼發病。年齡<18歲者30例(75.0%,30/40),年齡(9.60±0.60)歲;≥18歲者10例(25.0%,10/40),年齡(34.60±4.52)歲。長住農村地區33例(82.5%,33/40);有犬、貓接觸史27例(67.5%,27/40)。40只眼中,周邊肉芽腫型(周邊型)、后極部肉芽腫型(后極型)、類似眼內炎的玻璃體混濁型(混濁型)、混合型,分別為18(45.0%,18/40)、11(27.5%,11/40)、6(15.0%,6/40)、5(12.5%,5/40)只眼。所有患者明確診斷后均接受藥物和(或)手術治療。周邊型、后極型、混合型28只眼,給予手術、藥物治療分別為17、11只眼;混濁型 5只眼,僅給予藥物治療。40例患者中,33例患者參與隨訪;治療后隨訪時間(18.78±9.44)個月。觀察患眼BCVA改善情況。治療前后不同BCVA眼數比較行χ2或Fisher's檢驗。結果首診時,患眼BCVA光感~0.6,其中BCVA<0.1、0.1~0.3、>0.3者分別為20、13、7只眼。晶狀體后玻璃體前界膜增厚24只眼(60.0%,24/40),玻璃體分層樣混濁27只眼(67.5%,27/40),周邊部/后極部肉芽腫22只眼(55.0%,22/40)。行CDFI檢查的25只眼中,玻璃體可見特征性分層樣或彌漫性混濁14只眼(56.0%,14/25)。行FFA檢查的26只眼中,視網膜毛細血管“羊齒蕨樣”滲漏15只眼(57.7%,15/26),病灶處片狀無灌注區。行OCT檢查的26只眼中,視網膜前膜、黃斑囊樣水腫、玻璃體視網膜牽拉分別為8(30.8%,8/26)、5(19.2%,5/26)、2(7.7%,2/26)只眼。末次隨訪時,與治療前比較,混濁型5只眼BCVA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周邊型、后極型、混合型28只眼中,行手術治療的17只眼,BCVA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258,P<0.05);僅行藥物治療的11只眼,BCVA不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594,P>0.05)。結論OT患者以兒童多見;視網膜肉芽腫、晶狀體后灰白色增生膜或玻璃體分層樣混濁具體一定特征性;OT主要通過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和玻璃體切割手術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