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對恥骨聯合分離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為骨科醫師診治恥骨聯合分離提供有效參考。方法查閱近年來國內外恥骨聯合分離的相關研究文獻,就解剖、損傷機制、治療方式等方面進行總結與分析。 結果恥骨聯合分離是因外力導致恥骨聯合周圍的韌帶及纖維軟骨盤損傷進而產生的移位,其發生率在骨盆骨折中占比較高。治療方案應根據骨盆穩定性、患者需求等個性化選擇,旨在恢復骨盆穩定性及完整性,改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 結論目前對恥骨聯合分離的研究仍需完善,未來高質量、多中心、大樣本研究對恥骨聯合分離患者治療方式的選擇及療效評估具有重要意義。
目的 觀察一次性皮膚拉攏裝置治療難閉性皮膚軟組織缺損的療效。 方法回顧分析2021年7月—2022年2月符合選擇標準的13例采用一次性皮膚拉攏裝置治療的難閉性皮膚軟組織缺損患者臨床資料。其中男9例,女4例;年齡15~71歲,平均39.8歲。致傷原因:摔傷5例,交通事故傷5例,高處墜落傷3例。皮膚軟組織缺損原因:開放骨折4例,傷口感染4例,骨髓炎3例,脫套傷1例,植皮壞死1例。損傷部位:小腿8例,跟骨3例,骨盆1例,足底1例。皮膚軟組織缺損范圍為5.0 cm×2.0 cm~10.5 cm×6.5 cm。記錄傷口情況(包括傷口閉合和傷口愈合)及有無并發癥等情況。 結果 13例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32~225 d,中位時間164 d。傷口閉合時間5~14 d,平均8.8 d;傷口閉合速度0.7~13.7 cm2/d,平均3.6 cm2/d。所有傷口均甲級愈合,均未發生皮緣損傷、傷口壞死、感染、裂開、水腫等并發癥,患者均未訴疼痛不適等,隨訪時未發現明顯瘢痕形成等情況。傷口愈合時間17~28 d,平均21.7 d。其中1例使用該裝置后因肺癌病情變化轉科,術后17 d隨訪時傷口未經縫合已直接愈合。 結論一次性皮膚拉攏裝置治療難閉性皮膚軟組織缺損療效確切,傷口閉合時間短,并發癥少,操作簡便。
目的報道采用創傷骨科遠程手術機器人系統遠程治療1例Tile C1.3型骨盆環損傷經驗。方法 2024年8月收治1例交通事故傷致Tile C1.3型骨盆環損傷的67歲女性患者,合并全身多處骨折。采用創傷骨科遠程手術機器人系統進行手術。術中遠程專家通過混合智能遠程操作系統指導術者復位并實時追蹤復位質量,通過控制Holosight知見創傷手術機器人規劃螺釘路徑并選取匹配螺釘,最后由手術室術者在機器人輔助下完成操作。結果手術時間90 min,復位時間35 min,單枚螺釘規劃及植入時間5 min,術中透視2次。使用Keshishyan交叉測量法監測術中復位效果達解剖復位,采用Matta標準監測復位效果為優;采用螺釘切出Lonstein標準評價示螺釘無切出。術后經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評估疼痛情況,術后1周為6分、3周為3分。結論創傷骨科遠程手術機器人系統可用于遠程治療Tile C1.3型骨盆環損傷,有待多臨床中心、前瞻性病例對照研究,進一步驗證該系統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