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神經電刺激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周圍神經電刺激治療技術,其操作簡單,已廣泛應用于臨床上顱腦外傷昏迷促醒、緩解疼痛、改善認知、帕金森病等,但其作用機制一直是研究的熱點和難點。目前,國內外有大量正中神經電刺激的臨床療效研究以及動物實驗,該文對近年來正中神經電刺激的臨床應用和動物實驗進行綜述,并對其作用機制進行總結,希望能有助于相關的臨床應用和研究。
近年來,隨著腦損傷、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等重癥疾病的診療取得巨大突破,越來越多患者轉歸為意識障礙。在臨床工作中,準確評估意識障礙對其治療起著關鍵作用,患者經過治療后如何評估意識水平及預后也成為了近幾年的研究熱點。意識缺失與恢復模型是理解意識神經機制的理想工具,臨床試驗易受倫理等諸多因素限制,因此常用動物模型作為臨床前基礎實驗,而非人靈長類動物(non-human primates, NHP)與人類親緣關系近,是研究人類疾病的理想模型。目前針對 NHP 意識水平的評估實驗較多,方法也各異,均具有一定的優點及局限性。該文特對 NHP 意識水平量表評估工具現狀的研究文獻進行梳理后發現其評估主要分為麻醉實驗后基于刺激反應的意識水平評估、刺激-獎賞實驗后基于行為任務完成度的意識水平評估以及多指標綜合評估 NHP 意識水平。因此,該文就當前各 NHP 意識水平量表評估工具現狀及其優缺點進行綜述,以期從動物模型角度為評估意識水平提供新的思考,以望尋找更加合適的評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