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 北京市眼科學與視覺科學重點實驗室, 北京 100005;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黃斑區是形成空間視力和色覺的關鍵解剖結構,黃斑疾病嚴重威脅患者的視覺功能及生活質量。非人靈長類動物(NHP)是唯一擁有類似人類黃斑結構的哺乳動物,因此在研究黃斑疾病方面具有重要價值。目前,多種方法包括自發性、基因編輯、藥物誘導、光誘導及機械性損傷等,可用于篩選和構建NHP模型,用于研究眼皮膚白化病、全色盲、視網膜色素變性、老年性黃斑變性及一些罕見的眼部綜合征。在構建NHP模型時,應充分考慮其他動物模型,以實現模型之間的互補研究。此外,應充分發揮NHP的資源優勢,創建具有可控遺傳背景的靈長類品系,有助于早日實現可持續利用的目標。

引用本文: 何海龍, 金子兵. 非人靈長類動物黃斑疾病模型的研究進展. 中華眼底病雜志, 2023, 39(11): 953-957. doi: 10.3760/cma.j.cn511434-20221207-00647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華眼底病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外周滲出性出血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診斷及治療研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