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醫科大學眼科醫院、眼視光學院、眼科研究所 國家眼耳鼻喉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天津市分中心 天津市視網膜功能與疾病重點實驗室, 天津 300384;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分析和驗證N-甲基-D-天冬氨酸(NMDA)誘導的視網膜興奮性毒性大鼠模型中經5-甲基胞嘧啶(m5C)甲基化修飾的轉錄本的差異性表達。方法 7~8周齡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65只,隨機分為正常對照組、NMDA組。NMDA組大鼠右眼(模型眼)玻璃體腔注射濃度為50.0 mmol/L的NMDA 3 μl,正常對照組大鼠右眼玻璃體腔注射等體積生理鹽水。建模后7 d,采用視覺誘發電位檢測大鼠視神經傳導功能;蘇木精-伊紅染色觀察大鼠視網膜整體結構,檢測視網膜各層厚度以及視網膜神經節細胞層的細胞數量;視網膜鋪片免疫熒光染色檢測β3微管蛋白免疫熒光染色陽性細胞個數。收集正常對照組、NMDA組大鼠視網膜,提取總RNA,進行高通量m5C修飾RNA測序,并進行生物信息學分析;實時定量聚合酶鏈反應檢測視網膜中SLFN3、PLXNB3、CD36、HIC2 mRNA相對表達量。組間比較行非配對t檢驗。結果 正常對照組、NMDA組P1波潛伏期分別為(117.86±6.48)、(148.46±3.78) ms,振幅分別為(42.57±2.41)、(8.68± 0.63)μV;與正常對照組比較,NMDA組潛伏期延長,振幅顯著下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01)。正常對照組大鼠視網膜神經節細胞(RGC)排列均勻,細胞核大而圓;NMDA組大鼠視網膜RGC體積萎縮,數量減少,細胞核固縮。正常對照組、NMDA組視網膜總厚度分別為(207.51±12.76)、(187.51±12.54) μm;β3微管蛋白陽性細胞數分別為(79.86±6.56)、(29.36±2.16)個。與正常對照組比較,NMDA組視網膜總厚度、β3微管蛋白陽性細胞數均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與正常對照組比較,NMDA組篩選出差異表達m5C mRNA 576個,其中上調、下調基因分別為230、346個。生物信息分析結果顯示,與正常對照組比較,NMDA組表達上調的m5C mRNA主要參與感知力、細胞-細胞黏附等生物過程,主要富集于細胞因子-細胞因子受體的相互作用、神經活性配體-受體相互作用通路中;表達下調的m5C mRNA參與的生物過程主要包括G蛋白偶聯受體信號傳導途徑、細胞通信等,主要富集于原發性免疫缺陷通路、神經活性配體-受體相互作用等通路中。實時定量聚合酶鏈反應檢測結果顯示,相對于正常對照組,NMDA組大鼠視網膜中SLFN3、PLXNB3 mRNA相對表達量明顯升高,CD36、HIC2 mRNA相對表達量明顯降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NMDA誘導的視網膜興奮性毒性大鼠模型中,經m5C修飾的視網膜轉錄組存在異常表達。

引用本文: 王森楠, 李亞紅, 劉勛, 張琰. N-甲基-D-天冬氨酸誘導的視網膜興奮性毒性大鼠模型中5-甲基胞嘧啶的表觀轉錄組學分析. 中華眼底病雜志, 2023, 39(10): 836-843. doi: 10.3760/cma.j.cn511434-20230104-00002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華眼底病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苦參堿對葡萄膜黑色素瘤細胞增殖、凋亡及放射敏感性的影響
  • 下一篇

    篩查發現的視網膜母細胞瘤臨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