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1 , 常捷 1 , 吳晗晗 1 , 徐靜 1,2 , 杜霄燁 1,2 , 崔金剛 1,2 , 張騰 1,2 , 陳瑜 1,2,3
  • 1.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 上海 200437;
  • 2. 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所, 上海 200437;
  • 3.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臨床分子藥理實驗室, 上海 200437;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觀察并初步探討黃芪甲苷(AS-A)干預碘酸鈉(NaIO3)誘導的光感受器退行性病變的效應及相關機制。方法 6~8周齡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60只,隨機分為正常對照組(NC組)、NaIO3組、AS-A組,每組20只。建模前30 min,AS-A組按100 mg/kg的劑量腹腔注射100 μl AS-A;30 min后,NaIO3組、AS-A組小鼠按30 mg/kg的劑量腹腔注射100 μl NaIO3。其后,AS-A組小鼠每天早晚間隔12 h給藥2次,直到實驗結束。建模后1 d,緊密連接蛋白(ZO-1)染色觀察視網膜色素上皮(RPE)細胞結構;實時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反應(qPCR)檢測各組小鼠視網膜趨化因子配體 2(Ccl2)、白細胞介素1β(Il-1β)、混合譜系激酶結構域樣蛋白(Mlkl)、受體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腫瘤壞死因子(Tnf)等基因的mRNA相對表達量。建模后3 d,免疫組織化學染色觀察各組小鼠視網膜中離子鈣接頭蛋白1(Iba1)、神經膠質纖維酸性蛋白(GFAP)陽性表達;原位末端標記(TUNEL)法檢測各組小鼠視網膜光感受器細胞的死亡情況。建模后4 d,采用眼底彩色照相、光相干斷層掃描(OCT)檢查觀察各組小鼠眼底形態;蘇木精-伊紅染色(HE)觀察各組小鼠視網膜形態結構。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三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 眼底彩色照相、OCT檢查發現,NaIO3組小鼠眼底可見大量散在黃白色玻璃膜疣樣結構,RPE層出現大量強反射區;AS-A組RPE層中強反射區數量減少。ZO-1染色結果顯示,NaIO3組RPE細胞膜上ZO-1大量丟失;AS-A組ZO-1均勻分布于RPE細胞膜上。HE染色結果顯示,NaIO3組RPE層可見圓形黑色沉積物,光感受器內外節結構嚴重受損,外核層(ONL)細胞層核數顯著減少;AS-A組RPE層色素整齊,光感受器內外節結構完整,ONL細胞核層數顯著增加。TUNEL檢測結果顯示,NaIO3組ONL可見大量TUNEL陽性細胞核,AS-A組視網膜ONL中TUNEL陽性細胞核數量顯著減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66,P<0.05)。qPCR檢測結果顯示,與AS-A組比較,NaIO3組視網膜中MlklRipk3Ccl2Il-1βTnf mRNA相對表達量顯著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39.18、10.66、53.51、41.40、24.13,P<0.001)。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結果顯示,與NC組、AS-A組比較,NaIO3組視網膜中GFAP陽性表達顯著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9.62,P<0.05)。結論 AS-A能有效抑制NaIO3誘導的光感受器退行性病變,其效應部分與抑制光感受器死亡和神經炎癥反應,維護視網膜穩態相關。

引用本文: 李梅, 常捷, 吳晗晗, 徐靜, 杜霄燁, 崔金剛, 張騰, 陳瑜. 黃芪甲苷干預碘酸鈉誘導的光感受器退行性病變的效應及相關機制. 中華眼底病雜志, 2024, 40(6): 454-462. doi: 10.3760/cma.j.cn511434-20240108-00011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華眼底病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方式對西安市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住院醫保患者診療的影響及其完善策略
  • 下一篇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后肺炎克雷伯菌眼內炎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