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我國眼底病患者群體基數龐大,這一現象在人口老齡化的持續影響下顯得尤為突出,患病人數呈現出不斷增長的趨勢。當前社會公眾對眼底病的認知程度相對較低,基層篩查網絡亟待完善,診療覆蓋率不足,且疾病晚期治療手段受限,這些因素共同導致了眼底病患者的視功能恢復情況欠佳,致盲率居高不下。同時,眼底慢性疾病的特性決定了其需要長期、系統化的管理與治療,但現實中患者往往面臨沉重的隨訪負擔,較高的失訪率又進一步限制了診療效果的充分實現。鑒于此,《“十四五”全國眼健康規劃(2021-2025年)》明確提出了加強眼底病防控體系建設的要求。我們迫切需要構建一套符合中國國情的眼底病慢病管理模式,包括搭建科學高效的管理平臺,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提高患者對治療方案的依從性,從而有效提升治療成功率,從根本上降低因眼底病導致的視力喪失比例。為此,我國眼底病領域的權威專家通過組織深入全面的專題研討,并運用改良版德爾菲法進行集體決策和意見征詢,最終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共識性的指導建議。這些寶貴的專業見解將有力推動我國建立適宜的眼底病慢病管理體系,保障眼底病慢病患者獲得長期、規范的醫療服務,為改善眼底病整體防治狀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引用本文: 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眼底病學組, 中國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眼底病學組. 我國主要眼底病慢病管理專家共識 ——基于改良版德爾菲法制訂. 中華眼底病雜志, 2024, 40(4): 253-263. doi: 10.3760/cma.j.cn511434-20240220-00076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華眼底病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下一篇

    《中國視網膜靜脈阻塞臨床診療路徑專家共識》要點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