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稚平 1,2 , 王紅艷 2 , 謝肖 2 , 孟潔 2 , 王金艷 2 , 何煦 1,2 , 趙思平 1,2 , 劉婷婷 2,3,4
  • 1. 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 濟南250014;
  • 2.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眼科研究所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眼科醫院(山東省眼科醫院), 濟南 250002;
  • 3.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眼科學院, 濟南 250062;
  • 4. 山東省眼科學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青島 26607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評估多模式影像檢查對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AMD)視網膜下玻璃膜疣樣沉積(SDD)的診斷價值,觀察其影像特征。方法 前瞻性臨床研究。2019年12月至2023年12月于山東省眼科醫院經頻域光相干斷層掃描(SD-OCT)檢查確診的AMD-SDD患者65例104只眼納入研究。患眼均行最佳矯正視力(BCVA)、免散瞳彩色眼底照相(CFP)、多波長炫彩成像(MC)、超廣角眼底成像(UWF)、SD-OCT檢查。采用海德堡Spectralis HRA+OCT一體機行MC檢查,獲得標準MC圖像。觀察分析SDD的多模式影像特征。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下面積評估CFP、MC、UWF檢測SDD的靈敏度和特異性。結果 65例104只眼中,男性29例52只眼,女性36例52只眼;單眼、雙眼分別為26、39例;年齡(71.74±10.97)歲。AMD早、中、晚期分別為31(29.8%,31/104)、24(23.1%,24/104)、49(47.1%,49/104)只眼。CFP、MC、UWF分別檢出SDD 76(73.1%,76/104)、94(90.4%,94/104)、96(92.3%,96/104)只眼。CFP檢查示黃斑區SDD邊緣模糊。UWF檢查示點狀、帶狀SDD分別表現為淡黃色離散沉積和淡黃色交織網狀沉積。MC檢查示點狀SDD呈黃綠色圓形強反射,帶狀SDD其邊緣環繞弱反射,邊界清晰。SD-OCT檢查示SDD呈強反射信號,位于視網膜色素上皮層和光感受器細胞層之間。點狀SDD可突破橢圓體帶而致外界膜輕度隆起或中斷,表現為圓錐樣強反射信號。帶狀SDD表現為連續“山丘狀”突起,幾乎不突破橢圓體帶。CFP、MC、UWF檢測SDD靈敏度、特異性分別為73.1%、90.4%、92.3%和61.1%、94.4%、83.3%。結論 MC和UWF在診斷AMD-SDD方面顯示出較高的靈敏度和特異性,優于CFP;而SD-OCT能有效揭示SDD在視網膜下的位置和形態特征。

引用本文: 張稚平, 王紅艷, 謝肖, 孟潔, 王金艷, 何煦, 趙思平, 劉婷婷. 多模式影像檢查對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視網膜下玻璃膜疣樣沉積的診斷價值及特征分析. 中華眼底病雜志, 2024, 40(9): 693-698. doi: 10.3760/cma.j.cn511434-20240407-00138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華眼底病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玻璃體腔注射藥物前結膜囊培養結果分析
  • 下一篇

    系統性免疫炎癥指數與糖尿病黃斑前膜的相關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