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蘇州大學理想眼科醫院, 蘇州 215000;
  • 2. 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眼科, 蘇州 215004;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玻璃體切割手術(PPV)聯合眼內填充是治療視網膜脫離(RD)的主要手術方式之一。由于填充物質的使用,患者手術后需執行特定體位,以促進視網膜復位,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目前,此類手術患者在執行體位管理的過程中存在依從性低、監測管理不足等問題。臨床醫護人員對改善體位管理質量進行了積極的探索,但仍未形成相應的規范與共識。各地執行的標準與醫護經驗度相關較大。醫護對于患者體位執行情況的評價,多依靠患者自我報告或護士巡查記錄,缺乏連續性與準確性,未來需進一步推動輔助工具研發與轉化,借助人工智能對患者實施科學監測與管理,根據患者病情,制定個體化方案并動態調整,保障治療效果并提升患者滿意度。

引用本文: 江紹榮, 譚麗萍. 視網膜脫離患者行玻璃體切割聯合眼內填充手術后體位管理研究進展. 中華眼底病雜志, 2024, 40(9): 738-743. doi: 10.3760/cma.j.cn511434-20240425-00170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華眼底病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肥大細胞在非過敏性眼底疾病中的研究進展